方潤華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十分有意義的日子,為表紀念特區政府當會妥善安排慶祝,未來幾個月喜慶活動一定豐富多彩、目不暇接,預料到時中央政府也會派國家級領導人出席慶祝典禮,必將成為城中一大盛事。
俗語道,飲水思源,乘涼不忘種樹人。香港今天能發展成為「東方之珠」、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我們不能忘記過往所有對香港作過重大貢獻之人士。緬懷歷史思緒起伏,如果沒有中國幾代領導人的高瞻遠矚、雄才大略,香港不可能有今天的繁榮與穩定。猶記得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解放軍南下廣東,兵臨深圳河邊界,完全有能力踏足香港,但毛主席命令解放軍不宜進軍香港,以戰略及長遠目標考慮決定不急於收回主權,等時機成熟了才談判香港問題,就這樣香港有幸成為此後數十年中國對外聯繫的通道、進出口貿易的窗口,獲得千載難逢的機會,經濟起飛、民生改善。
即使內地文革期間,全國上下動盪不安,香港亦得天獨厚遭受較少衝擊,周恩來總理禁止紅衛兵進入香港,避免了一場動亂。經過近30年的偏安,香港休養生息、韜光養晦,直到1997年 6月30日結束港英管治、回到祖國懷抱,香港也由一個小漁村蛻變成為國際大都會。
毛主席和周總理暫不收回香港的決策十分英明,若提早收回主權,當時恐會引起港人信心危機,因一些企業家、各界賢達人士對新中國了解不深,擔憂前途而選擇移民,帶走資金和技術,香港便失去了作為中國對外經濟交流橋樑和基地的作用。那些移民海外人士低價拋售資產造成不必要損失,是個慘痛的教訓。
香港能有今天之成就,「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也功不可沒。上世紀80年代,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央領導拍板決定97年收回香港,隨即中英展開多輪談判,終於在1984年12月發表《中英聯合聲明》,正式決定了香港的前途。談判桌上鄧小平拒絕接受英國人建議的「以主權換治權」方案,以卓越智慧提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的偉大構思,順利解決香港回歸問題,奠定了今天穩定、繁榮的基石。
中國今天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亦得益於鄧公之宏偉藍圖,他的名句:「不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實踐證明都是促發展之真理。1979年鄧小平南巡,規劃建立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如今這些特區與上海、天津及廈門等城巿發展神速,成為開拓創新的「排頭兵」;與我們一水之隔的深圳發展迅速,成為改革開放的成功典範,也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
撫今追昔,港人應該感恩。每當香港遇到困難之際,祖國都大力扶持,零三年「沙士」期間本港零售、旅遊、餐飲等行業陷入低潮,中央及時推出「自由行」、「CEPA」等措施,幫助香港走出困境;香港日常生活的蔬菜、水果、肉類和飲用水等必需品都是內地優先保質保量供港,大家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知既往歷史,拓未來鴻圖。大家應齊心協力把香港建設成為更美好的國際大都會,譜寫更光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