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輝
近來本港電影《一念無明》所探討的是躁鬱症,此部成本僅二百萬的電影備受關注,從而引起廣泛討論;此片由新晉導演黃進所執導,乃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第一屆的得獎作品,由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方皓玟等演出,黃進更身兼剪接,編劇則為他的女友陳楚珩。
此片講述患有躁鬱症的主角(余文樂飾)於母親死後,與離家多年的爸爸(曾志偉飾)共住於僅幾十呎茤苳滿A而擠迫的環境正好表達出如此狀況-面對周遭種種壓抑與不安,以極端的生活空間表述社會的瘋狂,帶出人與人在無法迴避時,應如何面對此一社會問題呢? 話說早在19世紀初期的研究就已發現躁鬱症患者的自殺傾向--春季的自殺率最高,而冬季最低;長期研究此一神秘聯繫的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富提斯.帕帕多布盧斯(Fotis Papadopoulos)指出,「如果以冬季為基準,則春季的自殺率要高出20%至60%。」一般而言,冬季的陰冷天氣會導致情緒低落,此所以事實與世人所想像中的處境正好相反,何以會出現此一現象呢?
其中一種解釋,將之歸咎於大腦中5-羥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簡稱5-HT)的濃度波動,5-HT乃一種控制情緒的神經傳遞素;研究發現,血液中5-HT濃度在夏季往往高於冬季;此外,5-HT合成速度與提取血樣時的光照時間,形成正比例。
精神病學家早已證實,抗抑鬱劑可提高5-HT濃度,而5-HT再吸收抑制劑(SSRI)與小部分患者的自殺風險確實有所關聯;帕帕多布盧斯遂有此說法:「當採用抗抑鬱劑治療抑鬱症患者時,往往需持續服藥至少3至4星期始能改善情緒,在此一過程中,當中某些患者會出現身體活動趨於活躍,呈暴躁易怒的現象,那就會讓他們更為所欲為;對小部分正常人而言,光照可能亦會引致同樣作用。」
他詳細研究12,000個自殺案例的法醫學及氣象學數據,發現月內光照時間與自殺率之間存有一定關聯--但對大多數正常人,數據採集季節與自殺率之間則沒有此一關聯;剛巧在死亡之時,曾服用抗抑鬱藥的抑鬱症患者符合此一規律;此一發現對「5-羥色胺理論」有所支持。
此外,還有其他理論,比如花粉免疫反應,對大腦中化學平衡的改變可能導致自殺,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特奧多.普斯杜蘭治(Teodor Postolache)指出,把樹木的生長周期與人類自殺行為聯繫起來,或者過於牽強,但精神病學已發現,大樹的花粉與女性非暴力自殺之間確存在關聯;此外,證據表明,細胞活素療法應用於改變免疫細胞行為模式,亦會導致部分患者出現自殺傾向。
事實上,對光照與自殺之間的關係目前仍知之甚少,必須強調此一關聯僅出現於少數人身上,而抗抑鬱藥遠非完美的治療手段,且仍然未能完全了解抗抑鬱症與光照之間的關係,對此一領域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