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當網絡恢復之後

2017-04-15

■ 葉輝

網絡一旦失聯,世界無疑仍可如常運作,然而,對許多從事藍領工作的自由職業者而言無疑有莫大影響,比如水管工及木工等依靠其傳呼機聯繫工作的人,就發現在失聯的幾天裡,完全失去工作機會;此外,要將孩子留在託兒所,單親的母親亦感到壓力,皆因要是有什麼事情發生,失聯的傳呼機沒法通知她們。

有鑑於此,網絡專家波格從而指出,此所以人們應意識到,不同階層的人士對斷網此一概念的不同反應,基本上基於其社會經濟地位有所差異;不過,斷網卻會讓所有人都產生孤獨、焦慮等心理反應--在史丹福大學研究網絡溝通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學者謝夫.漢考克(Jeff Hancock)指出,世人早已適應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交流,「大多數互聯網設計在於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無法做到此點的話,人們會感到焦躁。」

波格亦認同此一觀點,從而說道:「當我意識到將手機遺落在某個地方時,我就會覺得好像沒穿衣服似的,從而突然思考,到底知不知道如今要去哪裡?如果汽車壞了,能不能說服某人,讓我用一下他的手機,打個求救電話?」

歷史經驗倒可證明此點,話說1975年,紐約電信公司發生一場火災,導致連續二十三天,公司無法為曼哈頓三百個街區提供電話通訊服務;於電纜修復後,即向一百九十人發出調查問卷,結果顯示,五分之四受訪者聲稱,他們想念各自的電話,因電話可讓他們與朋友及家人聯繫;逾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聲稱,沒有電話服務,他們感到孤獨及不安;大約75%的受訪者聲稱電話服務恢復後,他們覺得更能掌控生活節奏。

《社會與互聯網》的作者威廉.達頓就有此說法,「人們通常認為,要是沒有互聯網,人們會更願意過其社交生活,與朋友和家人的交流亦會增多,但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比起不上網的人,大多數上網的人更嚮往社交生活。」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史蒂.龍格堡(Stine Lomborg)認同此一觀點,她說道,也許失聯會讓世人在某些情況下更願意社交,比如說,員工不得不面對面交流,而非通過郵件交流,然而,整體上來看,人們會感到壓抑;她從而指出,「那並不是說,假如世人沒有了手機,就會更願意在公共交通車站與陌生人交談,事實並非如此,一天無法上網,世界確實不會崩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即使一天不能上網,也是極其可怕的事。」

不過,如此感受僅會一閃而過,假如有一天突然沒有互聯網,世人也許會意識到互聯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當網絡恢復以後,世人又會重新覺得,互聯網之存在乃是理所應當的。

謝夫.漢考克從而指出,「我很想說一時的斷網,會激發我們轉變想法,但我想,實際上並不會如此。」事實上,他就無法說服學生嘗試過一個斷網的周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