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國民黨主席選舉日前在高雄舉辦首場分區政見會,候選人炮口一致對外,猛轟民進黨表現不佳,並強調若自己當選,會帶領國民黨改革,贏得選戰,重新執政。言談之間,這些候選人都堅信,國民黨可以重新執政,其振作的氣勢與去年敗選之時的垂頭喪氣以及連黨工薪金都發不出,可謂天壤之別。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現有6人之多,分別是郝龍斌、潘維剛、洪秀柱、詹啟賢、吳敦義、韓國瑜。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爭這個主席位?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與國民黨內派別的權力之爭和利益之爭是分不開的,但是筆者相信,更多的是,蔡英文當局執政惡劣,民望下降,尤其是「後悔投蔡」族不斷增加,國民黨又重新看到了執政的希望。
5月20日,正是蔡英文上台屆滿一年,恰巧,也是這一天,國民黨選舉新的黨主席,筆者相信,當天台灣民眾一定更關心誰來主政國民黨,誰是2020年「大位」的爭奪者。而現在,民眾的談資就是「後悔投蔡」,與一年前攜高支持度風光上台,如今的蔡英文民調慘敗,不僅令2018年台灣縣市長及議員選舉產生變數,而且綠營內部甚至有人擔憂,蔡英文可能成為拖累民進黨2018年選情的「票房毒藥」。
蔡英文恐變選舉「票房毒藥」
帶有親綠色彩的《美麗島電子報》近日公佈民調顯示,一,蔡上台後推動的重大政策或改革,幾乎滿意度全低於3成,蔡改革確定慘敗;二,原先最「挺蔡」的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如今竟已完全逆轉,反過來成為各年齡層中「最不滿蔡英文」的一群人,不滿蔡表現比例高達63%;三,蔡英文曾宣誓推動「新經濟、新社會、新政治」,但人民認為島內整體經濟狀況「不好」的比例竟已突破80%,認為好的僅11%。
另外,島內艾普羅民調公司調查提問:如果明天大選,民進黨推出蔡英文,泛藍推出郭台銘,你支持誰?結果顯示,35.7%受訪者會投給郭台銘,24.2%投蔡英文,郭台銘完勝。
事實上,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給馬英九時代建立的兩岸和平發展的關係設置重大障礙。她見經濟上不去,民望陡坡式下滑,轉而打政治牌,以「轉型正義」、 「不當黨產條例」、 年金改革等,向國民黨和泛藍開刀。這樣,雖然得到深綠的歡心,但是走失大量中間選民包括年輕的、狂熱支持過她的。
值得一提的是,島內民調還顯示兩個傾向,一是對大陸的認同上升,艾普羅公司4月針對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等議題進行的調查顯示,高達86.5%民眾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且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比例佔51.1%。二是,對馬英九執政認可度回升。《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指出,受訪民眾認為蔡英文比前任馬英九,在兩岸關係的表現變差的比例高達51.2%,認為變好的只有3.7%。
自然,最令蔡英文當局憂心的是原來年輕支持者的離棄,這不但顯示他們的欺騙式宣傳破產,更重要的是青年代表未來。不過,能否將台灣民眾對蔡英文的失望轉化為對國民黨的期望,則是未來藍營領袖的努力重點。為此,郝龍斌在競逐國民黨主席中提到,若他當選,6個月內貫徹縣市黨部主委直選,黨的10%經費用於培養年輕人,黨內一級主管和黨部主委4年內,要二分之一是45歲以下年輕人。客觀來看,國民黨新的領軍人物還沒有出現,但是,國民黨必定可以重新執政。
筆者認為,西方民主社會數百年的經驗和台灣政權輪替的歷程說明,一個政黨要連續執政三屆以上是十分困難。因為,社會學上似乎有一條定律,那就是任何執政黨都不可能永遠滿足選民無限增長的需求,相反執政越久累積的不滿越深重,換人做做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