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北京市政協常委
張德江委員長視察澳門,充分肯定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澳門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鑒,香港應見賢思齊,找出差距,奮起直追,拒絕政爭,減少內耗,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再蹉跎歲月。
張德江委員長視察澳門,不僅肯定澳門在「一國兩制」實踐方面發揮了「表率」作用,而且特別引用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到京述職的澳門特首崔世安的講話,肯定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中央肯定澳門是「表率」和「榜樣」,對香港而言,同樣有特殊意義。
澳門為香港作出了「表率」和「榜樣」
澳門回歸後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關鍵原因就是政府和廣大市民齊心協力,拒絕政治化爭拗,全力以赴發展經濟、改善民生。2014年12月,習主席視察澳門時,高度讚揚澳門「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讚揚澳門「小桌子上能唱大戲」,這是對澳門成功經驗的精闢概括。
相比起來,香港回歸後政治內耗不斷,紛爭加劇,經濟缺乏新動力和增長點,優勢加速下滑,令人更擔憂的是社會缺乏共識、凝聚力和進取性。太多非理性的爭拗和內耗,令太多負能量消耗了社會的精力與和諧,致使香港一度蹉跎歲月,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
香港和澳門一衣帶水,但回歸之後的發展路途卻很不同,澳門的成就更廣為人知。為什麼澳門能把握機會,競爭力不斷躍升?香港卻發展停滯,優勢漸失?綜合國際著名評級機構對全球國際都市的排名看出,香港城市發展正面臨着競爭力下跌、整體環境惡化、可持續發展弱化的趨勢。張德江指出澳門的成功經驗,在於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這方面的確為香港作出了「表率」和「榜樣」。香港應找出差距,奮起直追。
澳門迅猛發展 香港停滯不前
澳門回歸近18年來,經濟迅猛發展,民生明顯改善,去年澳門的GDP較回歸前增長近6倍,人均GDP高達6.9萬美元,名列世界前茅。1997年回歸之時,香港GDP相當於內地16%,現在這個比例只有約2%。1997年,北京、上海、廣州的GDP之和都遠不及香港,如今,北京、上海、廣州的GDP已分別超過香港,即使是毗鄰的深圳的經濟總量,預期兩年內亦將超過香港。香港經濟停滯不前,乃內耗空轉的結果。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早前見記者時,談到香港現况,顯得動容,聲線沙啞,近乎哽咽,他認為香港要「急起直追」。
澳門率先完成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走在了前列。澳門的反對派不成氣候,愛國愛澳陣營強大。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不僅夭折,而且存在排斥「一國」、不尊重基本法的勢力,中央全面管治權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反對派策動違法「佔中」,否定中央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和人大「8.31」決定,「港獨」泛濫更觸碰「一國兩制」底線。中央明確要求香港「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顯然具有強烈的針對性。
香港應學習澳門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同樣的CEPA協定,香港比澳門簽署更早。時至今日,內地與澳門的CEPA及陸續簽署的補充協議執行順當,為澳門業界開拓內地市場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對內地與澳門經濟發展和經貿合作起重要推動作用。香港不斷要求放寬業界進入內地市場的條件,而中央也不斷擴充CEPA範圍,但業界和市民對接連而至的補充協議大多不甚了了,甚至習以為常,出現了「要政策不會用政策」的情況,還抱怨不斷。
澳門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加強與內地區域合作。目前,澳門與泛珠三角省區合作,特別是粵澳合作不斷深化,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粵澳重點合作項目取得積極成效。澳門也勇於跨出泛珠區域,加強與江蘇、福建、北京等地的合作,取得初步成果。反觀香港,反對派挑動兩地對立,破壞兩地經濟互補互利的交流合作,阻撓香港充分利用中央挺港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阻撓香港深化兩地合作在區域經濟競爭中發揮優勢。今年中央送香港兩項大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河套港深創新科技園。但反對派卻盲目反對,竭盡妖魔化之能事,無視國家的厚愛和善意,把好事當成壞事。
中央肯定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樹立了「表率」和「榜樣」,對香港具有深刻啟示,值得廣大港人深入思考和認真借鑒,香港應見賢思齊,找出差距,奮起直追,不再蹉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