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熾華
張德江委員長視察澳門,表示「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可是,本港有報章發表題為《「一國兩制」需要彈性而非榜樣》社評,提出「實踐過程需要的是空間而非榜樣」,「澳門模式在當地行得通,不代表適合香港,未必能照辦煮碗」。香港實踐「一國兩制」要的是榜樣而非彈性,所謂「彈性論」背離「一國兩制」的方向和原則,不利香港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也不利香港的繁榮穩定。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澳門回歸祖國近18年來,牢牢把握「一國兩制」方針,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一國」原則和宗旨放在首位,完成了澳門基本法23條的立法,使澳門特區的「兩制」有方針、法律的規範和遵循,社會保持穩定,經濟得以繁榮,民生大幅改善。
相反,香港回歸祖國20年,反對派在外部勢力慫恿下,以「兩制」凌駕「一國」,甚至鼓吹「港獨」分裂活動,製造社會撕裂,嚴重損害「一國兩制」方針的貫徹執行,更反對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使捍衛「一國」安全處於法律真空,拉布內耗使經濟蝸牛難進。澳門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方針完全正確,「彈性論」只是為反對派衝擊「一國兩制」製造借口。
張德江為澳門總結「一國兩制」的成功經驗是:一、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牢固把握「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中央授權下的高度自治。二、澳門社會始終團結、包容、務實進取,不爭拗、不虛耗,集中精力搞建設。三、「一國兩制」實踐只有根基牢才能走穩、走實、走遠,愛國愛澳社團要廣泛團結新型社會力量,不斷擴大愛國愛澳政治光譜,畫出最大同心圓。四、同心同德維護大局穩定,發展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五、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配套的制度、健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深入開展國民教育等方面先行先試。
這五條經驗,就是澳門繁榮穩定的經驗,它的精粹就是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不走樣、不變形、不動搖,因而澳門有廣闊的政治民主空間,有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潛力和動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港澳回歸祖國,同樣實行「一國兩制」,澳門的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