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這個地方,好像已經給人沒有新鮮感,不過,早前筆者參與「新版遊台灣2.0」活動時,就看到不一樣的台灣。今次,走訪台北,遊走於不同的歷史建築中,就連住宿,都是住在一座古蹟內,感覺與昔日住在繁華的西門町很不一樣。■文︰吳綺雯 攝︰焯羚
今次到台北,不遊熱門的西門町,反而走到極多歷史建築物的大稻埕,這兒雅稱稻江、稻津,為台北市地名。其閩南語「埕」有「空地」、「廣場」之意,「稻埕」即「曬穀場」。自清末至日治時期,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島的發展及成長,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沿着迪化街商圈走到盡頭,你便抵達大稻埕碼頭,這兒確有一大空地,不少遊人在河邊悠閒逛逛。
至於迪化街商圈內,街道狹窄,南北走向,為容納更多門面,除少數店家外,均屬於長條形的連棟式店舖,幾乎都是東西坐向長縱深的店舖,在房屋外觀上,約可分為四種形式,如閩南式建築、洋樓式樣、仿巴洛克建築及現代主義式樣等,各種古建築連成一街,古色古香。
這條迪化老街特色除了高達70棟以上的老式傳統建築可供欣賞外,還有位於南街與中街間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也頗具盛名,該廟沿襲自19世紀中的「五月十三人看人」的迎城隍民俗,至今仍每年依例舉行。而且,這座廟亦是拜月老的熱門勝地,拜月老所求的當然就是姻緣,據了解,原來成功後祈願人是要來還神的呢。
當中最吸引筆者的是新芳春茶行,其位處的建築物是1934年興建,現在活化後開放給大眾參觀,象徵着將近一世紀的茶文化和大稻埕光輝歲月。新芳春茶行曾是台北最大茶工廠,2009年公告為市定古蹟,保存近3000件珍貴文物,大家不妨進內參觀。
就在這兒,筆者下榻的台北城大酒店,是位於大同區重慶北路2段172號,原來是古蹟來的,建於1926年,圍着酒店逛逛,細細欣賞那很有風格的建築,而寧夏夜市離酒店也不過約15分鐘路程,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