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興
濟南萬竹園我不知遊過多少趟,只是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以外行的眼光走馬觀花,我對這座古典庭院的珍貴之處不甚了了,因而有了再遊的念想。
穀雨後,正是泉城春色最濃時,一個春光明媚的早上,我興意盎然地進趵突泉,看了「三股水」後,經無憂泉向西南方向慢慢蹓躂,穿過一片竹林,便到了萬竹園的東門。
「二十四泉清流遍繞樓台亭榭,萬千個竹綠意長存春夏秋冬」,兩側門柱上鐫刻的由濟南著名文史專家徐北文先生撰書的楹聯,把萬竹園的佈局風格、建築特色和人文風光凝練形象地勾畫了出來。
跨過高高的木門檻,迎面是一座圓形花壇,壇中央矗立着由太湖石砌成的假山,「透、瘦、漏、皺」的奇石,在松柏和翠竹的掩映下,顯得玲瓏剔透,幽靜典雅,彷彿是大宅院一道優美別致的影壁牆。影壁能遮住人的視線,卻擋不住歷史的煙雲,站在這座古樸典雅的庭院前,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浮現在眼前。
萬竹園始建於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明隆慶四年,歷城籍的大學士、當朝相國殷士儋辭官歸隱於此,經重建易名為「通樂園」。園內樓台亭謝之間,有望水泉、登州泉和白雲泉等潺潺清泉,其中望水泉在《齊乘》所載金人《名泉碑》開列的七十二名泉中,名列第二十四,故亦稱二十四泉,泉邊築了「川上精舍」,邀集文人墨客論道吟詩,其中詩壇「前七子」的歷城籍詩人邊貢、「後七子」的歷城籍詩人李攀龍、以及歷城籍詩人許邦才等都是常客。
殷士儋的學生、二十四歲就成為明朝萬曆皇帝老師的「三代帝師」于慎行,曾用「泉水故自花間出,山色依然座上來」的詩句,描寫萬竹園的風光。
康熙三十一年,祖籍浙江杭州、幼年隨父遷居濟南成為詩壇怪傑的王蘋,後來購得此園,重建後命名為「二十四泉草堂」。他在《王氏南園記》中記述了萬竹園的優雅環境和讀書吟詩的悠閒生活,「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王蘋把畢生苦吟的詩作輯為《二十四泉草堂集》,為萬竹園的歷史留下了文人雅士的濃墨重彩。
清末民初,山東督軍張懷芝集江南江北的能工巧匠,博採蘇州園林、京城王府和濟南四合院之眾長,對萬竹園作了重建擴建,稱為「張家花園」。內有三套院落,十三個庭院,一百八十六間房子,還有五橋四亭一花園和多處名泉。前、東、西三套院落各沿中軸線成「品」字形排開,樓台亭閣,玲瓏雅致,院落與溪流、泉池、小橋、亭子自然銜接,迴廊環繞,流水瀠迴,古樸清雅,園中空間一環扣一環,庭院一層深一層,院院相通,形成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元代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曾讚詠萬竹園,「樓下寒泉雪浪驚,樓前山色翠屏橫......簷外白雲來寄託,樑間紫燕總關情。濟南勝概天下少,試倚闌干眼自明。」
掠過歷史的煙雲,我跨進了假山北面東側的第一個院落。整座萬竹園最賞心悅目的是房舍樑柱、額枋、石欄、石墩、門裙、牆面等處的木雕、石雕和磚雕,用圓雕、浮雕和透雕藝術雕刻成的各種圖案,精美絕倫,寓意豐富。
先仔細觀看飛簷翹角的牌坊式大門:自下而上,瓦當、滴水、額枋、掛落、雀替、出頭枋、墀頭,門樓的每一個建築構件都精雕細刻、涵義美好:掛落用鏤空的雕花板做成;出頭枋是透雕彩繪,圖案是祥雲壽桃;大門的兩個雀替構件,一個是纏枝牡丹,一個是兩隻蝙蝠,牡丹是百花之王,象徵富貴吉祥,蝠是福的諧音,寓意福祿雙全;大門出頭枋的圖案是祥雲壽桃,象徵長壽吉祥;大門的墀頭,磚雕下方的圖案是獅子繡球,東牆上方是妙筆生花,蘊含又陞官又有才的美好寓意;門框上方金黃色的淺浮雕,圖案是鳥語花香,寓意是生機勃勃;大門底部是石墩和柱礎,東邊石墩的上部是圓雕石獅,下部是浮雕花卉、麒麟望月,都寓意深長,非常精美。
穿過大門樓,眼前是一孔小石橋,橋欄由幾何圖形構成,橋頭南柱雕着八仙過海,橋北緊連着第二個四合院的大門,二門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獅子石雕,門板上有金黃色的菊花木雕,雀替上是木雕纏枝牡丹,出頭枋上是木雕荷花翠鳥。翠鳥在大明湖至今仍能看到,從荷花翠鳥的木雕可以窺見這座古典園林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進二門便到了石榴園。垂花門的四扇屏門上,自西向東各透雕梅花、菊花、荷花和牡丹;門墩東邊雕的是壽桃、葡萄,西邊雕的是柿子、石榴,寓意長壽如意,多子多福;東廂房出頭枋上雕刻着石榴壽桃,其中石榴去了一塊皮,鮮紅的石榴籽暴露在外,非常逼真;石榴園正房上出頭枋的木雕,形如龍頭,蘊含昂揚向上的寓意。
向北走兩步,就到了玉蘭院。玉蘭院的正房叫恒明樓,這是萬竹園唯一的一座兩層樓房。三十一年前,濟南市把東軸線上的這兩個院開闢為祖籍山東高唐的全國著名大寫意畫家李苦禪紀念館,展示着李苦禪先生的畫作。恒明樓的匾額是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門柱上的楹聯「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是李苦禪先生的絕筆。
出李苦禪紀念館,我又回到太湖石假山,依次遊覽西軸線上的杏花院、海棠院和木瓜院。最南端院子的大門是向東開的,進門便是杏花院,院北面是四面亭,望水泉就在亭子北邊,泉池南北中軸線上有一座石板橋,橋南端東西兩側坐落着一對石獅;石橋兩個橋墩的東西兩側四個立面上,是栩栩如生的八仙過海的石刻。
走到橋的北端,進入海棠院,一幅幅圓雕、浮雕和透雕,細緻精巧,寓意豐富。如磚雕鹿鶴同春,鹿的諧音是六,鶴的諧音是合,寓意上、下、東、西、南、北六個方位六合同春,天下太平;垂花門西側看面牆上中心花雕刻的是百鳥朝鳳,四個岔角分別是龍鳳蝙蝠和喜鵲,寓意龍飛鳳舞,福至喜來;西廂房墀頭的木雕是雲海天馬,寓意天馬行空;正房出頭枋上雕有佛手、仙桃,象徵多福多壽。
院北有一泓清泉,名為溪亭泉,泉池上有座小石橋,橋上有個愛荷亭,橋和亭上的石雕、木雕、磚雕有祥雲騰飛、西施浣紗、王羲之愛鵝等;愛荷亭南橋的北橋頭,雕有漁、樵、耕、讀4幅石刻,隱含有餘、多薪、豐糧、出仕的美意;愛荷亭北橋南的橋頭石雕是虎、豹、獅、象,寓意是虎虎生威,世世吉祥。穿過溪亭泉,北面就是木瓜院,院內的石雕、木雕和磚雕同樣精美絕倫,麒麟望月、麒麟祥雲、松鶴延年、喜上眉梢、平安富貴,一個個寓意吉祥的雕刻,令人歎為觀止。
出木瓜院進入西花園,清風竹影,草綠花紅,清幽靜雅,呈現出唐代詩人張謂描繪的「竹裡登樓人不見,花間覓如鳥先知」的景象。萬竹園這座收入《中國傳統民居建築集》的精品宅院,如同一個傳統文化的寶庫,步步是景,處處是寶,魅力無窮,看千遍也不會厭倦,院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讀不完的詩篇、賞不夠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