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專家倡建基礎設施沉降預警系統

2017-05-22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熊君慧 深圳報道)潛伏在基礎設施中的城市安全隱患,往往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各項公用基礎設施如機場和港口、公路和地鐵、煤氣管線和橋樑等,構成一個城市的生命線。日本福岡車站塌陷事件、深圳光明新區滑坡事件、溫州塌樓事件等重大城市安全事故,均向社會發出重大警號。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虎在論壇上表示,InSAR對於提升城市地質災害、建築安全等監測預警和防範能力,推動應急管理由救災響應型向防災準備型轉變,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張虎表示,深圳作為一座新興的超大型城市,歷來高度重視用科技手段應對城市快速發展中的建築損毀、危險邊坡等安全問題。去年,深圳專門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率先將InSAR技術用於全市的地面沉降監測與安全分析,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經濟化管理和安全發展水平。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倪紹文介紹,深圳市填海區範圍較大,地質沉積不充分,但高強度立體開發的程度卻在逐年增加。這導致前海區域沉降非常明顯,最大沉降速率達107毫米/年。

倪紹文認為,需要盡快推廣InSAR在測繪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並推動其產業化發展。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建立基於InSAR大數據的城市基礎設施沉降智能監測預警系統,以及相關安全預警標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