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馬達蛋白」助研藥抑癌細胞

2017-05-24
■左起: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程伯中,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及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邵氏基金會(香港)、邵逸夫獎基金會主席邵方逸華及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左起: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程伯中,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及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邵氏基金會(香港)、邵逸夫獎基金會主席邵方逸華及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兩學者研究奪「邵獎」 利治神經退化症等疾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2017年度的第十四屆「邵逸夫獎」得獎名單昨日出爐,5名來自德國、美國及法國的科學家,分別獲得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其中,獲得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的兩名學者,發現了被稱為「人類發育發動機」的微管相聯「馬達蛋白」(motor protein),可驅動人類發育的神經細胞生長和染色體遺傳,影響細胞生長及分裂。當「馬達蛋白」出現異常時,細胞分裂及生長亦會出現問題,令人患上癌症及神經退化症等疾病。他們的發現有助科學家研發藥物控制蛋白,從而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對人類貢獻極大。

「邵逸夫獎」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並公佈2017年度得獎名單,今屆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兩名美國學者-伊恩.吉本斯以及羅納德.韋爾,表彰他們有關「馬達蛋白」的貢獻。

人體內的微管組織染色體的正常分離和遺傳,在細胞分裂期間參與染色體的複製、分裂和分配至子細胞;而伊恩和羅納德則在當中發現了兩個「馬達蛋白」家族:動力蛋白和驅動蛋白。它們會將粒子和膜隔室沿着微管移動,增強微管在纖毛內搏動,以及遺傳物質在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分解作準備的染色體的前後移動。

醫學界研相關藥臨床試驗

本身亦為生物醫學學者的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解釋指,兩名學者發現「馬達蛋白」影響着細胞分裂及生長,當蛋白出現問題時,細胞分裂亦會產生異常,例如癌症,因此科學家可研發藥物針對蛋白,令細胞不再分裂,抑制癌細胞的擴散,現時醫學界亦已研發相關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他指,神經疾病、精神分裂和神經退化症等疾病,都與「馬達蛋白」基因相關,科學家亦可通過研究蛋白,進一步治療相關疾病。

40年模擬宇宙結構奪天文獎

天文學獎則由德國學者西蒙.懷特奪得。宇宙的結構形成一直是天文學界致力解開的謎題,西蒙在過去40年和團隊運用了強大的數值模擬,證實在早期的宇宙中的微小密度漲落,如何發展成現今宇宙所看見的星系和其他非線性結構。

西蒙的研究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具有平直幾何、並由暗物質和宇宙學常數所支配的宇宙模型,為今後幾十年的相關研究工作打下基礎,令人類更了解這些宇宙結構究竟是如何出現,以及揭示宇宙的年齡、大小、幾何、含量和起源等。

至於數學科學獎則由美國學者亞諾什.科拉爾,以及法國學者克萊爾.瓦贊奪得。一直以來,代數幾何都是數學的中心主題之一,他們在多個代數幾何核心範疇都取得卓越成果,並延伸至數論及數學物理學等多個範疇,例如說,數據加密當中的密碼體制,以及跑車形狀對風速及其平均載客量的影響等,其實都涉及幾何數學的應用。他們的研究成果革新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