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口試卷除了象徵題外,還有不少現實的選擇題。例如政府於暑期開設課外活動課程,哪一個課程較能拓闊學生學習經歷?
面對選擇題時,同學可以先嘗試列點比較各個選項。以「鼓勵全民運動,香港政府推廣以下哪一項運動最為適合?」為例,同學可先羅列太極、遠足、游泳的好處。例如太極包含中國文化、適合老人家;遠足能夠親親大自然;游泳是一種求生的技能,學懂游泳才能夠參與其它水上活動,如:獨木舟。同學不宜靠直覺去選擇其中一個選項,然後只思考該選項的好處。這樣容易思慮不周。
思考字眼以扣題
接着,同學宜思考題目字眼,努力扣題。以這題為例,「全民」、「政府推廣」和「鼓勵運動」都是重點。哪一項運動較適合全民參與,亦即男女老幼都適合。因此考慮到老人家,可能太極會較合適?政府作主導,同學可能考慮到康文署場地、公共設施等問題。因此,公共游泳池及相應救生員的數目是否足夠?香港的行山徑是否有完善規劃?在「鼓勵運動」這個角度,同學要考慮吸引力的因素。為什麼要鼓勵運動,與香港學童肥胖問題有關嗎?還是生活太忙碌,沒有時間做運動?
根據題目方向思考,更能幫助同學更完滿地建構觀點。例如:雖然老人家可能較適合太極,但如何包裝「遠足」運動也可以適合老人家?那麼闡述觀點時,同學就會提到遠足路徑有難有易,經驗尚淺者或攜老帶幼者可以選擇較易的路線,中途多休息,下山時查看巴士路線。最後,同學記得要多比較,找出所選項目的獨特之處。■劉穎珊 中文尖子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