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姓故事 > 正文

自住逼仄宿舍 「買房價」購古籍

2017-05-29
■傣族銅製鴨形砝碼一組。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傣族銅製鴨形砝碼一組。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

江曉林大半生的收入基本用來做兩件事:一是收集傣族文物,二是傣族史料研究。從事傣族文物收集和傣學研究,常常面臨難以想像的艱辛。江曉林將其歸納為「受苦受窮還受氣」。

20年前,江曉林在雲南昆明某古玩店看到兩冊清代雲南民族典籍,店家開價60萬元人民幣。辨偽是證實這部典籍價值的關鍵,而店主又不許拍照,不許抄錄。在長達10個月時間裡,江曉林往古玩店跑了數百趟,反覆翻閱,回去後又查對有關資料。時間一久,難免遭來店家白眼。最後,店家甚至不許他再翻閱此書。

證實了典籍的珍貴後,江曉林沒錢購買又不甘放棄,請親戚以房產抵押貸款,再由親戚手中借款將其買下。目前,博物館「清代傣族圖籍展」中的相當一部分,就由這兩冊典籍而來。「當時沒少被親友奚落,說我花一套房子的錢,買了兩本破書,自己住的卻是逼仄陰濕的宿舍。」江曉林說。

每當到村寨做田野調查、收集文物時,江曉林喜歡去到一些民眾的雜物間、堆放破爛的犄角旮旯尋覓寶貝。他說,自己很多傣族文物藏品就是這樣發現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