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內地通脹擴至1.5% 料幣策難鬆

2017-06-10
■5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5%。圖為山西太原的民眾在超市選購蔬菜。 中新社■5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5%。圖為山西太原的民眾在超市選購蔬菜。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受藥品、教育服務漲價影響,內地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較4月擴大0.3個百分點,創四個月高位,食品價格則繼續回落,鮮菜、豬肉、雞蛋價格均見下行。與此同時,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速連續第三個月回落至5.5%,漲幅比4月回落0.9個百分點,為去年12月以來低位。專家預計下半年CPI會再回落,今年年內既無通脹也無通縮風險,貨幣政策暫無需調整放鬆。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從同比看,5月非食品價格上漲2.3%,影響CPI上漲約1.84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5.9%,教育服務類價格上漲3.3%。食品價格下降1.6%,影響CPI下降約0.32個百分點。其中,雞蛋、豬肉和鮮菜價格同比下降較多。

CPI將呈中間高兩頭低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CPI同比趨勢來看,翹尾因素將在6月達到年內最高點,所以預計6月CPI同比仍將繼續走高。但下半年隨着總需求的小幅回落、監管政策去槓桿防風險導致流動性有所收緊、市場利率小幅走高,這些都會導致物價承壓。預計年內CPI同比將呈現中間高、兩頭低的走勢。與此同時,服務類價格的上漲將對沖經濟回落和食品降價等影響,年內既無通脹也無通縮風險。

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認為,內地5月通脹數據明確之前關於PPI見頂的判斷,也說明中國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去泡沫在慢慢起效果。CPI漲幅較低,說明經濟的基本需求還是比較差,需要進一步觀察。但目前來看,中國貨幣政策很難轉向,不排除下半年較晚的時候有轉向的可能性。

申萬宏源證券也認為,PPI方面,由於沒有新漲價力量,去年基數前低後高,使得漲幅會有顯著回落。但四季度將是一個觀察點,如果屆時進一步通脹回落,可能意味着通縮壓力會成為明年的主要壓力。貨幣政策方面,監管從嚴對經濟金融短期有負面衝擊,要考慮經濟和企業的承受能力,做相應調整,才能達到既去槓桿又不影響增長的作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