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東江之水越山來 解決香港淡水荒

2017-06-12
■1964年4月23日,《大公報》以頭版八欄大標題率先報道東江供水這一消息。■1964年4月23日,《大公報》以頭版八欄大標題率先報道東江供水這一消息。

三面環海的香港曾飽受淡水奇缺之苦。開埠初期,雨水是唯一的本地原水來源,因此每逢大旱,水荒必至。

早在1960年香港政府已意識到單靠儲存雨水,並不能滿足急劇增長的食水需求,遂與廣東省簽訂協定,每年從深圳水庫輸入2,270萬立方米原水,但對缺水嚴重的香港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

1963年,一場60年一遇的大旱,讓經濟剛走上「起飛道」的香港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1963年下半年,香港政府和廣東省達成共識,興建東深供水系統,從東江引水經深圳到香港。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撥出專款3,800萬元,在11個月內高速建成東深供水工程,由廣東省承擔興建,把東江水經過8級提水站,倒流83公里,注入深圳水庫,再由深圳水庫輸入香港。

1965年3月1日,系統正式開始向香港供水,從此香港長期缺水的窘境得到歷史性改變。在此後的50年裡,這項歷經四次擴建改造的供水工程已成為珠三角區域內最為珍貴的「水源生命線」。迄今,每年輸水佔香港所耗淡水近八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