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健文)離島區由逾20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嶼組成,其中長洲與南丫島既有不少島民居住,也是很多港人及海外遊客的旅遊熱點。兩位當區區議員分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回歸後兩島均有不少良好的轉變,惟也有地區問題有待解決,如兩島均需面對單車泊位不足的問題,均需盡快改善。
民建聯離島區議員(長洲北)李桂珍表示,回歸後20年來,長洲有不少轉變,如每年舉行的太平清醮活動,愈來愈盛大及受到歡迎,吸引不少市民和旅客前來,十分熱鬧。
盼加強渡輪班次
被問到長洲有何地方需要改善時,李桂珍指出,現時每天有逾2萬人次居民乘搭渡輪來往港島,上下班繁忙時間渡輪甚擠迫,有需要加強班次。她透露,船公司已計劃改用大船,並在船上加設座位,望有助改善。她又指島上單車泊位不足,盼能盡快增加。
民建聯離島區議員(南丫及蒲台)余麗芬同樣指出,南丫島上有不少居民利用單車代步前往碼頭,再乘船出外,惟榕樹灣碼頭旁只有300個泊位,未能應付需求,單車放在泊位外,亦造成阻塞,更曾阻礙救護車經過。
因此,她希望當局盡快加設200個單車位,以滿足需要。另外,碼頭亦已相當殘舊,更出現石屎剝落,有需要盡快重建,「重建撥款早前亦已批出,希望當局盡快制定落成時間表。」
惟她認為,回歸後島上也有不少良好轉變,如以往使用化糞池,令環境衛生極惡劣,近年已陸續接駁污水渠,衛生已大為改善。不過,以往島上樹木「郁吓都唔得」,曾發生枯萎樹木倒塌傷人事故,其後地政處成立專責小組巡查樹木,一有枯萎等問題即時處理,至今已移走及修剪逾200株樹木,甚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