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健文)這20年來,大嶼山出現翻天覆地變化,大型基建項目及旅遊設施相繼建成和落戶,令大嶼山的發展一日千里。由多個大嶼山企業和地區組織牽頭成立的大嶼山發展聯盟,便是希望透過「商、官、民」合作,令大嶼山成為一個擁有宜居、宜業、宜商、宜樂、宜學共「五宜」的樂土。
適逢政府早前公佈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方式發展大嶼山,剛於上月換屆時上任的大嶼山發展聯盟副主席、香港興業愉景灣營運及服務總經理蔡國璋,及傳訊小組召集人、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共事務副總裁蔡少綿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均對藍圖表示支持,認為政府應盡快及積極地落實。
發展利居民 就業機會大增
蔡國璋指出,政府提出發展大嶼山多年,近年進行了很多地區諮詢,聽取不少持份者包括保育團體的意見,最後在藍圖中落實北發展、南保育的構想。為達到保育目的,部分曾提出的休閒設施被排除於藍圖外,他相信政府已從中取得平衡,而這亦是經過地區諮詢所得成果,故計劃實不應再拖延。
他認為,大嶼山有進一步發展對居民是好事,因為當發展完成,將有不少新社區設施,交通配套亦會大為改善,就業機會同時大增,可促進原區就業,這無論對居民及島上企業均有莫大好處。
蔡少綿亦指出,北大嶼山相比起島上其他地方,保育的爭議較小,今次計劃朝着的方向,已經過多年討論,大家都希望大嶼山可在過去20年發展的基礎下,更進一步地完善發展。
她提到,其實大嶼山的面積比香港島還要大,只要發展不集中在一個點,對居民的影響不會太大。對旅客而言,北大嶼的發展會有商業活動,他們可購物消費,也可選擇到南大嶼欣賞美麗景色,惟最重要是有一個地點,可讓他們知道這裡有不同活動可供參與。
盼大橋人工島成交通樞紐
他們認為,政府短期需要跟進的工作,是如何善用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的土地。聯盟已向政府反映,希望人工島可成為交通樞紐,當旅客到達口岸時,既可獲各種旅遊資訊,能預訂酒店及不同遊樂設施門券,更有車輛載送他們前往目的地,一站式地提供資訊、接待與分流,既方便旅客,亦令旅遊業持份者能獲商機。
他們並指,現時大嶼山最需改善的是交通配套,因由島內一處到另一處,可以很迂迴,令居民及前來上班或旅遊人士均非常不便,如不作改善,將難以充分利用面前的發展機遇。他們透露,聯盟將與顧問進行島內交通互連研究,冀將來能發展一個完善交通網絡,令島上各點如機場、迪士尼、亞洲博覽館、昂坪360、愉景灣等都能連繫起來,研究完成後會向政府提交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