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啤酒釀酒師黃思偉(Chris)是精釀啤酒團隊HK Brewcraft的其中一名創辦人,他求學期間在美國第一次嚐到手工啤酒後一試鍾情,即買齊小工具嘗試自家精釀,自此與手工啤酒結下不解之緣,返港開舖售賣手工啤酒、教人釀酒之餘亦研發自家品牌「Heros」。他相信,「做自己的本地品牌,每分每秒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當時本為稅務會計師的黃思偉收入穩定,但年輕總有夢,希望擺脫沉悶的辦公室工作,故於2012年由美國回流香港,先於日本知名手工啤酒廠Hitachino Nest Beer(常陸野貓頭鷹啤酒)任職釀酒師,再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啤酒發燒友創立HK Brewcraft,先後開設兩間手工啤酒專門店及網店,售賣搜羅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啤酒,開設自釀啤酒工作坊授徒,幾個月前亦推出自家手工啤酒品牌「Heros」。與Chris的交談過程中,他開心地表示在幾小時前剛得知Heros之Hangry Donut在日本的亞洲最高規格啤酒比賽Asia Beer Cup中獲得金牌,這也是香港歷年來的第一面金牌,經多年積累的努力終取得回報。
而因應即將到來的父親節,HK Brewcraft受邀於新城市廣場參與「Cheers with DAD!啤酒工房」活動,周末即場演示及講解手工啤酒製作過程,並帶來十幾款本地品牌的手工啤酒於Pop up Store售賣,身體力行以各種渠道推廣手工啤酒文化。活動由即日起至6月18日,特設開放式精釀酒吧及多個啤酒主題禮品工作坊及獎賞。
看好本地發展前景
Chris介紹,香港的飲食市場蓬勃發展,但手工啤酒起步較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遲,但增長速度居亞洲首位,究其原因,他認為:「香港生活指數高,港人嘴刁,飲飲食食好叻,品評紅酒超叻,但啤酒方面卻停留在便利店售賣的幾隻大牌子,沒有太多選擇。當提供了多樣的手工啤酒種類供他們選擇,他們很快就學會品評,本地餐廳和酒吧也可以很快趕上這種潮流,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是把更多的手工啤酒介紹給港人。」
香港的手工啤酒熱潮興起於2013年,一班同好各自開公司、做入口商、開酒吧、酒廠,眾志成城企穩陣腳,「其中一間酒吧的老闆成為香港手工啤酒協會的會長,每個月我們一班做手工啤酒的人都會聚在一起開會,商談合作、互相幫助、齊心度橋做推廣。當中很多人並不是靠做這行賺錢開飯,所以相對地會考慮更長遠的發展。」另一方面,香港手工啤酒市場份額佔約2%,已與部分亞洲國家持平,目前有25間本地手工啤酒廠,但與美國手工啤酒約佔13%份額相比,尚有巨大發展空間,「大家都對香港手工啤酒業的前景十分看好。」
HK Brewcraft同於2013年成立初期售賣搜羅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啤酒,早期顧客以外籍人士為主,現時外國與本港客幾乎各佔一半。據Chris的細心觀察,手工啤酒的受眾偏好各不相同,「本地男士或偏愛重口味,或仍停留在『啤酒要平要凍』的概念上;外國男士通常已對手工啤酒有一定認識,會選擇手工啤酒中較light的口味;本地女士多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和多元口味,在旺角黑布街酒吧常見到一半客人都是女性;外國女士更多會選擇cocktail或wine,是最少飲手工啤酒的客人。」
自己啤酒自己釀
在開設工作坊教人釀製手工啤酒的過程中,Chris和朋友們看到自己的很多學生已開設了自己的釀酒廠,受此啟發着手開發了自己的品牌「Heros」。「啤酒相關可以做分銷商、入口商,快速賺一筆錢,但推廣的永遠是別人的品牌。 而我最想做的是自己的品牌,也是真正香港的本地品牌,有這樣的目標,每分每秒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Heros也是本地首款易拉罐裝的手工啤酒,防透光、密封減少變質幾率之餘,也在包裝、運輸等方面降低了成本。Heros酒如其名,每款包裝上皆印有不同的「英雄」角色,當然不是Marvel超級英雄,而是我們身邊「特別」的普通人。如加入本地可種植的香料洛神花釀製的美式小麥啤Hangry Donut便取材自Chris的一位好友,「她喜歡做實驗,也常將不同食材混合,她彷彿總有無限的快樂能量,『超能力』是可以將身邊的任何事物變得有趣。另一款AP-09則是麥味重的蘇格蘭啤酒,是我身邊一位硬頸且嘈的朋友,Hunk Sir則是個擁有強有力臂彎的塗鴉團體成員,也是一隻加入乳糖和咖啡的黑啤。」Heros系列目前已推出4隻口味,Chris透露他們正在不斷召集新的「英雄」加入,只要熱愛手工啤酒都可以報名參加,互相啟發創造新英雄角色和新口味啤酒,選用報酬是5箱啤酒。
作為手工啤酒界的專業人士,Chris最愛什麼口味?他笑稱自己是「啤酒垃圾桶」,即「什麼酒都飲」,「如果一定要選一種,我喜歡原始口味的西岸IPA,這款也是手工啤酒剛興起時的熱門款,Heros中有一款Cereusly是以這款啤酒作參考,苦、果香重且乾身,也是香港本地首款有這種踏實風格的手工啤酒。」
父子檔建事業
在香港土生土長喝慣了便利店的大牌啤酒,Chris在美國讀書期間對手工啤酒一試鍾情且情根深種,2007年大學畢業後在三藩市做會計,遭遇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影響深感彷徨,便跟隨朋友釀酒,又去SF Brewcraft繼續學習,跟隨配方不斷嘗試。回港創業時他寧願捱貴租也堅持開實體舖,以工作坊吸引更多人親身體驗手工啤酒的魅力。
創業後收入減半,但無損他的決心與毅力,父親對他的支持是背後的動力。「家人很少干預我的人生決定。小時候爸爸與我一起玩美式足球、學跆拳道,後來我在美國迷上精釀啤酒,他也試過與我一起上釀酒班。現在全香港擁有啤酒裁判試(Beer Judge Certification Program)認證的人為數不多,其中三個便是我、我太太和爸爸。」黃爸爸George投其所好,更投資在兒子的啤酒生意,每逢舉辦釀酒工作坊或試酒會他也會出席支持「玩埋一份」,更親力親為協助Chris成立「香港認可啤酒評審協會」,與美國總會接洽安排在港課程及比賽,真正「父子檔」建立手工啤酒事業。為何堅持將啤酒裁判試引入香港?「推動教育才是最好的推廣,幫助更多人建立對手工啤酒的更深的認識。」他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