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熱心人捐心 救了一家人

2017-06-20
■謙謙在媽媽和醫生陪同下見記者,謙媽講述一年來的心情。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吳子晴  攝■謙謙在媽媽和醫生陪同下見記者,謙媽講述一年來的心情。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吳子晴 攝

11歲男童用人工心282天破紀錄 終獲天使心移植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吳子晴) 香港每日都有不少病人等待器官捐贈來延續生命。因為心臟衰竭需要換心的11歲男童鄧啟謙(謙謙)苦等一年,上周一終獲屍心移植續命。負責手術的醫生團隊昨日表示,手術進行了8小時,由於術前護理做得比較好,目前情況良好,希望可於兩至三星期出院,又大讚謙謙非常堅強。謙謙的媽媽再三感激捐贈者,「這不但救了病人一命,更拯救了一整個家庭。」她希望可以有更多熱心人士支持器官捐贈,拯救更多病人及家庭。醫生團隊亦強調,最重要的是有熱心市民願意捐出器官,否則醫生亦無能為力。

謙謙於2014年尾開始出現心臟衰竭。他當時腹部及腿部腫脹,走路時氣促,於2015年10月證實患擴張性心肌肥大。由於兩邊心室衰竭,心臟功能曾經僅餘不足10%,去年5月列入心臟移植輪候名冊。

麻醉後無心跳 直接按壓心臟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在記者會上表示,謙謙去年9月情況開始轉差,需要接駁外置人工雙心室輔助器及人工心血泵,但在手術前的麻醉期間,由於謙謙心臟功能極差,落麻醉藥時曾經出現心臟停頓,情況相當危急。

負責手術的心臟暨胸肺科麻醉科部門主管鄭斯毅表示,由於當時已打開胸骨,於是用手為謙謙直接按壓心臟,做「心內壓」模擬心臟跳動,直至數分鐘後輔助器才開始運作。

他續說,謙謙每次進行手術都要注射藥物,有時藥物會弄損血管,以致已經很難找到他的血管,需要儀器協助,謙仔會問他:「唔打得唔得呀?」醫生每次都要買點心、雪糕哄他做手術。

泵管黏連心臟 手術難度大增

醫生團隊指,在心臟移植手術中,由於謙謙曾經歷多次手術,而人工泵管又與身體長期連接,令心臟附近多了疤痕及黏連,增加手術難度,例如拆掉植入的喉管時有機會撕破大動脈等,如果謙謙可以早點等到心臟移植,就會減少多次的危險手術。

術後,謙謙康復情況理想,維生指數良好,只是有排斥風險,要服用抗排斥藥物,現時要密切監督情況,待護士檢視家居環境及指導服藥和留意飲食後,最快於兩三星期後可以出院,希望謙謙慢慢康復,逐步增加運動量,與其他健康的小朋友一樣。最重要的,是有熱心市民願意捐出器官,不然醫生也無能為力。

區永谷指,謙謙在第一次植入輔助器後,曾經出現情緒波動,不肯進食又不理人。他認為除了病人的身體狀況,心理質素亦十分重要,醫護團隊亦不時與謙謙玩遊戲、教他讀書等,又會跟他聊天以作開解。

三季七次手術換15泵及開腦

他續說,謙謙由去年9月至今年6月,進行過7次手術,包括更換15個外置人工心血泵,進行了一次開腦手術。謙謙使用外置人工雙心室輔助器長達282天,是亞太區最年輕及使用時間最長,並成功換心的病人。

區永谷指出,外置人工心血泵有一定壽命,參考外國例子一般只會使用約100日,但由於謙謙一直等不到合適心臟,才要使用282日之久。連同謙謙個案,瑪麗醫院自2008年以來已進行7宗兒童換心手術,當中5人仍然在生。目前仍有1名17歲男童在輪候名單。

謙謙媽媽表示,這一年多的時間十分難過,謙謙每次入手術室時她都很擔心,因為謙謙要與死神搏鬥,又不知道何時才能得到屍心移植。在本月初得悉有人捐出心臟,可以移植心臟時十分激動,她很感謝捐心者及其家人的無私奉獻,又感激一眾醫護人員對謙謙的照顧。

她說:「這一年來醫生都與我們一起捱,香港的醫生真是十分頂尖。」她希望可以有更多熱心人士支持器官捐贈,拯救更多病人及家庭。而謙謙在記者會上亦面露笑容,並不時與記者揮手。被問到術後心情,他以微弱聲線回應「開心」、「多謝」就返回病房休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