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起港展出 賀回歸20周年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陳鳳鳴)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向故宮借來210組故宮博物院的藏品,舉辦《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覽。是次展覽將於下月2日開始,以「祝壽」為主題,展出康熙帝、乾隆帝母親崇慶皇太后、乾隆帝、嘉慶帝和慈禧太后慶祝萬壽的珍貴文物,藉以介紹清宮萬壽盛典的禮儀制度,以及中國古代豐富的祝壽文化。館方昨日為其中三件重要展品進行開箱,包括《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卷、乾隆為父親雍正帝手抄的楷書《如來陀羅尼經》冊,以及康熙五十二年鑄造的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
乾隆抄經作禮淪祭儀
《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卷,繪製了乾隆十六年為慶祝母親崇慶皇太后60大壽的盛大場景。《如來陀羅尼經》冊是乾隆帝做皇子時以楷書寫成的經冊,打算作為其父親雍正帝的六旬壽禮,可惜這份禮物最後成為祭奠之物。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主要在帝后誕辰慶典上作演奏之用。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趙炳文表示,《崇慶皇太后萬壽圖》真實呈現了當時帝后誕辰慶典的盛大景況。由於該畫作過去200多年都甚少開卷,顏色仍顯得鮮艷,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趙續指,《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卷及《如來陀羅尼經》冊是首次在北京境外展出。
對於今次展出《崇慶皇太后萬壽圖》第四卷--《蘭殿延禧》,文物修復辦事處館長(文物修復)廖慧沁表示,在保護畫作方面具很大的挑戰性,需花費一番心思。
是次展覽將會展出畫作12米,比2007年《清明上河圖》展出的6米更為長,故十分考裱畫師傅的功夫。加上畫作甚少展開,仍然被保護得十分完好,顏色鮮艷。為了避免畫作受到不必要的損壞,館方將會把展覽現場的燈光調暗。
她又指,由於畫作過往甚少展開,邊緣位容易彎曲,因此在展示時將會使用有機玻璃條壓住畫作卷軸處,方便展示和保護畫作免受損壞。至於畫作其餘部分將會在展品旁所設置的電視熒幕顯示。
鍍金鐘需濕度50%下
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是由鐘範銅鑄造,表面鍍金,故不利於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中,否則會令其出現生銹現象。文物修復辦事處助理館長(文物修復)謝志遠表示,將會在展品周圍放置抽濕、控濕物料,把相對濕度維持在50%以下,以確保展品能完好無損送回北京故宮博物院。
歷史博物館館長許小梅稱,今次的展覽以帝后壽慶為主題,展出210組、共425件展品,同時,館方亦會以動畫、電視放映等方式讓市民觀賞展品。展覽期間,該館並將設學術研討會、講座、DIY製作祝壽禮物等活動,料吸引逾10萬人次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