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高育良,一面藝術的「鏡子」

2017-06-27

張桂輝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觀照現實反腐大案的視角,通過鮮活的手法,再現反腐鬥爭,深刻刻畫人性,弘揚領導幹部的浩然正氣和人間大愛。該劇播出後,好評如潮,熱議不斷。不少網友在擊掌喝彩的同時,對劇中反派人物之一的高育良,各執一詞、看法不一,有的乾脆發出「高育良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的疑問。

常言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高育良這個虛擬高官,有人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原本也很正常。但以為,簡單的用「是好人還是壞人」來界定高育良,或多或少受到「非此即彼」思維定勢的影響。我們知道,文學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毋庸諱言,《人民的名義》中幾個腐敗分子,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都足以發人深思、引以為戒。尤其是高育良這個角色,對各級領導幹部而言,端的是一面活靈活現、不可多得的藝術「鏡子」。

高育良,大學知名教授學者,早年曾任H大學政法系主任,後來的漢東省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既老謀深算、處事圓滑,又大權在握、重任在肩。民諺說得好,石頭浸久了也會長苔。歷練多年、年近六十的高育良,不但是一個擅長太極功夫的官場老手,而且是一位法學家、學者型幹部。表面看,他道貌岸然、充滿正義,一心為民、冠冕堂皇;實際上,他老謀深算、沉穩老練,隱藏很深、秘密很多。在前面的劇情中,他還是一個清官。直到後面,他才慢慢露出「廬山真面目」。

《諸葛亮心書》中說︰「夫人之性,莫難察焉,善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高育良就是這樣一個以善掩惡、內外不一、盡力不忠的人。比如,身為副省級領導幹部,他欺瞞組織、欺騙百姓,暗地裡與髮妻離婚,做名義上的和諧夫妻。與此同時,他移情別戀、金屋藏嬌,悄悄娶了高小琴的胞妹高小鳳。又如,他明知祁同偉是個阿諛奉承、愛分幫站隊、急於攀高枝的人,卻真心誠意為他的前程指點迷津、提供幫助,甚至不遺餘力推薦他擔任副省級領導幹部。

縱觀近些年來曝光的形形色色「老虎」,他們並非一個個生來就是腐敗的「胚子」。高育良也一樣,他原本也是一名廉正之官。賴昌星當年曾說過︰「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領導幹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以及情趣愛好。但是,領導幹部手中有權,倘若不能管控好自己的情慾、不能培育起健康的愛好,就可能「授人以柄」,讓人找到「突破之口」。高育良便然。趙瑞龍摸清他的愛好後,立馬與杜伯仲聯手,使出殺手寣A給高育良送上一個通過突擊塑造成為知書達禮、善解人意的小可人--原本土裡土氣的漁家姑娘高小鳳。從而,為老高與小高的「浪漫故事」,拉開了序幕。

英雄難過美人關。打從高育良與高小鳳討論《萬曆十五年》、高小鳳倒在高育良懷抱的那一刻開始,高育良就陷進了深不可測、髒不可言的泥潭。而且,隨荇伅〞滷徽鴃B故事的發展,愈陷愈深、失去自我。最終,交上「桃花運」、嘗到「大甜頭」的高育良書記,大筆一揮,批准了美食城專案,且就建在呂州市風景區「月牙河」的邊上。在他看來,只要自己活得風光瀟灑,管它污染不污染環境......

高育良不愧是法律教授。不但能說會道,而且言之有道。只可惜,他與許多貪官一樣,心存僥倖,「不見棺材不落淚」。這一點,在大結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當侯亮平抱茪@線希望,來到高育良辦公室,想讓他主動交代時,高育良侃侃而談、滔滔不絕地教育侯亮平:要講定力,講原則,講底線。不僅如此,他還一本正經、言之鑿鑿地給侯亮平上了人生最後一課:所以,要留一份敬畏在心中﹗看別的或許可以模糊,但看底線一定要清楚。不能與法律作對,無論做官為民,要活得踏實,過得安心﹗多麼慷慨激昂、多麼義正辭嚴。

縱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貪官,我得出一個判斷:腐敗如同吸毒。只要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高育良有知識、懂政治。初入官場的他,小心謹慎,嚴以律己。後來,在錢色面前,慢慢變質了。以致不得不戴上一副假面具,藉此掩蓋腐敗的醜陋面目。其所以然,既有環境浸染的原因,也有自身失範的原因。最後落得「被捉」的可悲下場,正如漢東省紀委書記田國富所說的那樣,最大的問題是權力不受監督,特別是一把手的權力。可謂入木三分、一針見血,振聾發聵、發人深思。

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論身在熱門單位,還是冷門單位,手中多多少少有點權力或者資源。因而,難免有人討好巴結、有人阿諛奉承、有人投其所好。正所謂,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濕鞋。更何況,金錢既是神仙,也是魔鬼。從這個角度講,有人監督是福不是禍。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原副區長馬惠明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共計245萬餘元,落馬後心有「四怨」。其中之一是,埋怨黨內監督不得力、不到位。話外之音是:如果黨內監督到位些,組織上及時對他敲敲警鐘,也許他會懸崖勒馬,不至於被判處無期徒刑。馬惠明的這一埋怨,雖然有點本末倒置,但也算是一種醒悟。

民諺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人民的名義》中的高育良,聯繫到現實生活中的腐敗分子,應當承認,在現行體制下,或者說在權力尚未真正鎖進制度的籠子前,有些時候、有些問題,確實有點「無可奈何」「不得不為」的味道。但是,內因永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法學教授出身的高育良,自從和高小鳳共同收受了趙瑞龍一套價值一千五百萬元的別墅,且在香港設立了一筆高達兩億港幣的「信託基金」之日起,就徹頭徹尾上了趙瑞龍的賊船。還有,高育良和祁同偉,前者娶了妹妹,後者睡了姐姐,兩人成了事實上的連襟,怎麼能不為祁同偉虓Q......

《舊唐書·魏徵傳》中寫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生在世,尤其是人在官場,如同漫長的旅行,雖然風光無限,卻也危機四伏。信馬由韁,痛快是痛快,自由是自由。殊不知,稍有放縱,不能把握自己;稍不警惕,不能認清方向,就容易「一步錯,步步錯」,甚至掉下懸崖峭壁,摔得粉身碎骨。高育良就是這樣的悲情人物。從某種意義講,對各級領導幹部來說,他是一面不可多得的藝術「鏡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