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港大合辦的港怡醫院開業僅3個多月,6B樓層一間無人入住的病房在上月底被證實發現霉菌。港怡醫院已全面封閉該樓層,兩名曾於上月入住6B樓層其他病房的病人,其支氣管肺泡灌洗樣本被發現有霉菌,香港大學醫療系統發聲明指,兩人現時情況穩定並已出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到港怡醫院調查後表示,在病房及兩名病人身上共發現三種不同霉菌,故不認為兩者有直接關係。
港怡醫院證實,上月底在6B樓層一間無人入住的病房發現霉菌,該病房自開業至今並無人入住。有兩名分別在上月19日及28日接受支氣管鏡檢查,並入住該樓層其他病房的病人,其支氣管肺泡灌洗樣本被發現有霉菌。
衛生署昨日回應事件時表示,根據該院提供的初步資料,該院透過恒常監測發現兩名病人於6月進行支氣管鏡檢查時,採集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樣本有霉菌。
同時,該院亦從一內科病房的空置房間和內窺鏡中心病人停留範圍內,採得發現霉菌的環境樣本。經該院初步化驗後發現,其中一名病人身上發現的霉菌,和在內科病房採得的霉菌屬不同類,至於另一名病人的樣本,以及內窺鏡中心的環境樣本則仍在進行分析。
袁國勇:無交叉感染跡象
袁國勇昨午到港怡醫院調查後表示,他已詳細了解兩名病人入住的病房、接受支氣管鏡檢查的地方,以及送往檢驗的樣本。
他指,若霉菌在醫院爆發,環境樣本及病人樣本應採得同一種霉菌,但現時在病房環境種到的霉菌是「雜色曲霉」,而其中一名病人種到的是「薰衣曲霉」,在另一名病人身上則採得其他種類的霉菌。
袁國勇分析,霉菌沒有在病房積聚,只因部分新大樓使用率不高,偶然出現霉菌實屬正常,「香港天氣濕潤,不論醫院或家居都會出現霉菌」,故他認為醫院並無霉菌爆發或交叉感染的跡象,但會採集更多環境樣本作化驗。他續指,因兩名病人都有支氣管擴張,故肺部容易受霉菌感染,「有霉菌一點也不出奇。」
衛生署指,經審視初步資料後,以上情況並不屬醫療風險事件或重要風險事件,至今亦未有接獲港怡醫院通報任何懷疑傳染病爆發的個案。現時真菌感染不屬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但衛生防護中心鼓勵各機構通報任何懷疑傳染病爆發個案,以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採取適當感染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