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7日,內地網民姜濤在新浪微博開通「抗戰直播」賬號,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把全民族抗戰爆發至最終勝利這八年間的每一天對應到現在:每天用十幾條圖文微博把同一天發生的抗戰故事「直播」給今天的網友看,以紀念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姜濤在微博的簡介中寫到:讓我們與80年前的中國人一起經歷抗戰的每個日日夜夜,感受他們曾經的屈辱、絕望、光榮與夢想。經過他多年的經營,「抗戰直播」的粉絲已達141萬。 ■新華社
為求「直播」史實的真實、全面,姜濤「挖」出了抗戰期間的《申報》、《新華日報》等檔案,蒐羅了大量有關抗戰日記、歷史講述等出版物作為「資料庫」,為微博「粉絲」實時發佈戰爭年代的消息,令今人也彷彿重回歷史現場閱讀戰時新聞。
姜濤坦言每日不間斷「直播」抗戰並非易事,他的動力始於幾年前看到的一則小故事。1938年,中國軍隊屢敗屢戰,一位無名軍官接受採訪。採訪中,軍官堅信中國會在抗戰中得到最後勝利,被問及勝利時會做什麼,軍官表現出視死如歸的精神,指自己那時可能已經死了,又指每個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受「直播二戰」啟發
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姜濤,他發現這些高貴的靈魂和激勵人心的抗戰故事可能被埋沒於歷史中。受外國網友「直播二戰」的啟發,姜濤開始通過新聞報道、圖片、報紙截圖、漫畫等形式「直播」抗戰。他還找到了兩名志同道合的戰友一起製作、發佈微博。
除了常見的軍事、外交、經濟等,姜濤說「抗戰直播」最大的特點是「對普通人的關注」。有則消息令他印象深刻:1937年11月18日,36個中國海員因拒絕搬運赴日軍火,令貨船停滯澳洲,船主以罷工罪起訴海員,澳洲法庭判定海員行為正當合法,立即釋放,並判令船主承擔中國工人回國費用。姜濤連續幾日都發送了關於海外船員的消息,並附上當時報紙的截圖,上面印有「愛國無罪!」的醒目標題。
「與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軍隊相比,海外的海員被媒體報道不多,公眾關注度不高。但他們為支持祖國的抗戰,冒着失業,甚至是坐牢的風險,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姜濤說,「他們的事跡不能湮沒在歷史中。」 類似的故事,還有在海外立足卻將自己的子女送回故鄉保家衛國的華僑,有淞滬會戰中直接參與作戰的童子軍,有太行山區抗日根據地的婦女自衛隊,姜濤認為這些微小而感人的片段同樣值得被人們記住。
圈粉逾140萬
姜濤的堅持得到了回報。起初,「直播」的關注者只有寥寥數十人,但現在已突破141萬,並得到了網絡、媒體的關注和推廣。「5年前我『直播』是為了向前輩致敬,是我的個人行為,沒想到今天會有這麼多支持者。」他說。姜濤很樂見「直播」的內容引發學者或者粉絲討論,也虛心地接受別人指出的事實錯誤,及時更正。他從2015年開始還定期組織很多線下分享會,邀請親歷者講述他們的抗戰經歷,也分享「直播」心得。
姜濤說直播會繼續堅持到2020年9月3日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他說:「如果『直播』能反映出那些生活在抗戰中的人們的努力和奮鬥,我們做這些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