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林浩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昨日參觀書展,並應香港青年協會邀請,與多位青年分享閱讀心得。他在對談時透露,他最愛研讀數理和電腦相關的書籍,因為兩者都能訓練個人對事理的分析能力。他又指,社會進入科技年代後將出現新興行業與工種,政府會有相關政策支持青年人創業。
推介《智能時代》《經濟學人》
劉怡翔與青年交流時笑說,他年輕時已愛研讀數理,因為電腦科技和數學有助啟發思維,培養個人思考能力。他隨後向青年推介兩本書,分別是談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未來應用的《智能時代》,以及《經濟學人》雜誌。他指,電腦的人工智能是透過數據來學習,而人類則是透過思想與分析來學習,兩者有根本的不同,但人的學習與創造力是人工智能無法達至的。
具創造力工種 AI無法取代
被問及新上任會否面對大量壓力,他直言「咩工都有壓力」,但他自己曾任副局長,亦曾在金管局工作22年,熟悉財經事務相關的工作,平日也有焗桑拿和游泳來放鬆自己,故暫無太大壓力。他指出,新任政府希望為香港經濟開出一條新路,故政策方面會多投資在年輕人的身上。
至於政府有何實質政策幫助青年創業,他坦言,本港打工文化很重,市民多着重「搵好工」,所以創業機會成本較高,但隨着移動計算的普及,傳統工種可能會被取代。
他引述美國數年前一項調查指,未來10年約一半工種將會逐漸消失,例如會計界可能被智能取代,惟需要創造力、人手製造,以及具同理心的工種將無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他認為,市民毋須擔心,相信屆時將有新興行業及工種出現,政府亦設有配對基金,鼓勵企業多做研究,讓創業者發掘新概念及想法。
他隨後與青年參觀書展中的國家地理及青協的攤位,並在青協攤位花費175元買了兩本書,包括記錄年輕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行經歷的書籍《背包行》,以及一本可運用AR擴增實境技術軟件來閱讀的親子書《快樂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