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秀美
陽光明媚的日子,是適合走一走江南的,看柳醒看花開,搖一波流水船兒悠悠蕩,聽評彈小調軟語輕輕唱。揚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相傳,大禹分天下為九州,淮海東南一帶因「州界多水,水揚波」,因此叫做揚州。描繪揚州的詩句數不勝數,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尤令世人驚艷。
明月未曾見,倒先看了花。團團簇簇的杜鵑,臨水而開,深紫淡粉,花幾乎全覆蓋了枝子,鋪一樹浪漫,燦爛如霞。重瓣矮牽牛、銀蓮花、虞美人、蓍草,引人駐足。那芍葯開得正好,各色繡球兒,一朵一朵,純白如雪,粉紅似雲,碩大的球形花朵綴於枝頭,讓人想起那春風得意的狀元郎,正掛紅跨馬,恰逢樓上小姐招親,一下繡球拋下來,抱個滿懷。每一種花兒草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姿態,世人何以有福,可瞻仰到人間諸多美景,也不枉了這花兒生長一回,盛開一季。
轉頭,看到了這世上最標緻最獨特的那朵,花兒潔白如玉,八朵五瓣小花圍成一圈,中間花蕊點點,外襯以綠葉,像瑤池下降的仙子,頭戴花環,輕輕起舞,那樣的冰雪清潔,不染塵埃,卻又旋開旋謝,終落塵埃,來自泥土,歸於泥土。撿拾起地上兩朵,放於書中--這便是傳說中的瓊花呀,又叫聚八仙,最美麗的「仙花」,常言說,聞名不如見面,一見之下,果然風姿絕代,天下無雙,傳說隋煬帝就是為了瓊花而來到揚州,才有了大運河。瓊花對揚州有情,移至別外不開花,揚州城陷時花亦死,瓊花得人們喜愛讚賞,歷代無數文人題詠,宋張問有《瓊花賦》:「儷靚容於茉莉,笑玫瑰於塵凡,惟水仙可並其幽閒,而江梅似同其清淑。」如今她是揚州市的市花,揚州建有瓊花觀。
這座城市的優雅精緻,從青磚黛瓦、古木名花、鹽商老宅、名人故居中,一絲一絲地透將出來。坐着三輪車慢悠悠地行在東關街幽深的街巷裡,那麼窄窄的小巷子,頭上電線穿繞,牆上水管子盤旋,間或有孩子與單車行過,遇到轉彎時,眼看必定是過不去的,然而車伕師傅不慌不忙,輕輕巧巧地就過了。師傅帶我們穿街過巷,我們就彷彿穿梭在時光的影像裡,一幅幅圖生動地在眼前晃過。尋常小巷裡,逸圃,壺園,私家宅子一座接着一座,外頭看極其樸素,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歷史,它們的繁華喧囂已然遠去,留下寧靜的宅子守着那時的歡聲笑語,和時間一天天慢慢地走。這座城市給人的感覺從容中帶着閒適,還有那麼一點的小資情調。他們把自己的生活調理得有滋有味,耐看耐品。就連出租車司機,閒聊中也說到,不會為了掙錢起早貪黑地累自己,相反,如何調理生活才是主要的,要過得講究細緻、隨心安逸。
路過一家餐館,裡面隱約有說書聲,我倆便走進去,店裡方桌寬凳,燈籠高掛,有古樸的雅意,牆上大大地寫着「皮包水 廣陵琴揚州味」,正中處,設一方桌,桌後坐一女子,俊眉大眼,有英氣,着淡藍衫子,正在講揚州評話,講的是水滸中老媽媽王婆一段,聲音清亮,抑揚頓挫,非常之好聽。菜是地道的淮揚菜,大煮乾絲,獅子頭,揚州炒飯,蟹黃包子,文思豆腐羹最妙,豆腐如細細髮絲浮於湯內,賞心悅目。原來這是一間茶社,不由想起三輪車師傅對皮包水的解釋:「把水、茶都包進肚子裡,叫皮包水,相視大笑。美食在前,評話在耳,邊吃邊聽,當真是極大的享受。」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杭州西湖,淡妝濃抹皆相宜。瘦西湖,水面狹長,清瘦俏麗,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清代吳琦《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湖畔,一路綠樹相陪,碧桃俯水,照得影兒清朗俊俏,花已謝,結了拇指大的桃兒;台階邊高高的大樹底下,濛濛落了一地花瓣,點點的白,柔軟細碎,槐花?!不見槐花久矣!揚州得見,別來無恙?一汪碧水,多情橫波媚,蕩漾不休,此起彼伏的波紋一遍遍相告來人:好風景,在前頭。
租了條小船,在湖中看景,又是不同。兩岸風光,只想伸手挽住,飛簷隱叢樹,野花伴人行,晴好的天氣,柔軟的湖水,瘦西湖美景,清秀溫婉,眼醉,心醉。未到蓮花橋(又叫五亭橋),遠遠地便聽到橋上風鈴聲聲,叮叮咚咚,將小食掰碎了丟些下去,一群麻鴨子游着飛着留戀地跟了我們很遠。
當見到真正的二十四橋,陽光熾熱中,我呆立了許久,靜靜注目。這是從唐宋風月中行來的橋嗎?這是在諸多詩詞中留過的倩影嗎?現在真切地出現在眼前,卻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光陰似水,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二十四橋仍在,靜看雲聚雲散,日短夜長。橋為漢白玉欄杆,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橋長二十四米,寬二點四米,欄杆二十四根,上下各二十四級台階,與二十四對應。欄杆上彩雲追月浮雕,橋與水銜接處巧雲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體現雲、水、月、花,與「二十四橋明月夜」意境相映。時橋上正人來人往,橋下綠水輕漪,橋邊芍葯自開,耳邊傳來熟悉的句子:「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三兩學生吟誦着感嘆着從身邊走過。
姜夔二十幾歲時經過揚州,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愴然中作此詞(《揚州慢》),其中:「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成了揚州的代稱。個園,有修竹萬竿,行到盡頭,有一匾額上便題着「竹西佳處」四字。葉嘉瑩先生曾經講過這首詞,說到這一句的斷句,葉先生斷為:「念橋邊,紅藥連連、知為誰生?」順應上半首三-四-四的停頓,也形成一種頓挫、一種姿態,有一唱三嘆的韻味。此時,心裡依此斷句反覆讀之,比五-六斷句確實好得多。一時間,諸多描寫二十四橋的詩文紛至沓來,遠遠地,叢樹掩映中,二十四橋靜臥於水,線條流暢,優雅旖旎,那般俏生生的美好,說不盡的風姿綽約,願她永遠安穩安好。
柳永讚頌杭州是「錢塘自古繁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揚州亦是。中、晚唐時期,揚州成為都市「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會,市井喧鬧,滿樓紅袖,酒肆林立,舟車來往,張祜詩云:「十里長街市井連,明月橋上看神仙」,王建「夜市千燈照碧空,高樓紅袖客紛紛」,古人對揚州的不吝讚美,將揚州描畫得繁華又雅致。
揚州,給了我慢慢踱着的美好時光,款款清風,搖曳畫意詩情,如入夢中。這座千年古城,有太多的歷史情懷,太多的人文關懷,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優雅的時代氣息,散發着迷人的光芒,給了每個人一個不一樣的「揚州夢」。
時間關係,未能多停留。缺憾總是美好的,有希望的,就將這份美好與希望。留待下回相見--在揚州的煙花三月,賞天下的二分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