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鄰居家從未出過遠門的小姑娘是宮崎駿的粉絲,得知女兒要去日本旅遊,也想一同前往,女兒便很熱情地要幫她辦簽證、訂機票,結果,被小姑娘的媽媽冷冰冰地阻止了,她不許自己的女兒去日本的理由是「我對日本、韓國都沒有好感,那裡肯定不安全,孩子去了肯定要學壞!」末了,又加了一句:「中國人都不喜歡日本。」於是小姑娘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我們出行。
後來在日本期間我們有不少夜間出行的經歷,倒也沒有覺得不安全,或許因為大多都是在人煙稀少的小城鎮,夜裡十點左右街上已經沒有多少行人了,連好人都很少在街上走,更別提壞人了。我們幾個人走在安靜的街道上,連說話都不敢大聲,很自覺地擔心大聲說話會造成對別人的騷擾。沒想到的是日本人比我們更加地自覺。
一天晚上,我們幾個人走在回酒店的路上。當地的街道很窄,人行道與單車道是同一條道路。由於已經夜深,大家便一字排開,邊走邊小聲地說笑着。我偶一回頭,看見我們身後一個六七歲的騎單車的小男孩,由於我們擋着前面的路,他也沒有按鈴,雙腳撐在地面上,一步一步慢慢地跟着我們往前走。我趕緊抱歉地往路邊一站,給他讓出路來,小男孩滿面笑容地連連向我鞠躬道謝,然後才一踩車子,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夜色裡。
在內地隨時可以看到公眾場所到處都有垃圾桶,丟垃圾非常方便,到了日本以後最大的一個不習慣,就是擦汗的紙巾、喝完的飲料瓶拿在手裡很長時間都找不到丟棄的地方,尤其是在環境優美的公園裡,甚至熱熱鬧鬧的遊樂場裡。到大阪後被女兒和夏雨帶去環球影城瘋玩了半天,累極之後席地而坐,看到不遠處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抱着一罐爆米花吃得正香,吃着吃着就掉了兩顆到地上,站在一邊那位年輕的母親自然地彎下腰,把地上的爆米花拾起來,放進自己牛仔褲的口袋裡。過了不大一會兒,小女孩又把爆米花掉到地上了,這回,她彎下腰,笑嘻嘻地學着母親的樣子把爆米花拾起來,放進自己小裙子的口袋裡。
在大阪期間參加了一次大阪市一年一度的煙火大會,放煙火的江邊早早就坐滿了人,在整個看煙火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人大聲地喧嘩和尖叫,煙火大會結束之後,大家都整齊有序地散去,自覺地帶走了吃喝製造的垃圾。一場歡樂的盛宴結束之後,整潔的地面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前些天看到一則新聞,說是從中國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上有一個六歲的孩子不斷打擾鄰座的乘客,坐在旁邊的父親非但沒有制止自己的孩子,還在鄰座乘客忍無可忍之後提出不滿的時候動手毆打對方。
飛機到了洛杉磯落地之後,機組人員出於安全起見,把事件通報給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地勤人員,孩子的父親因為在飛機上先動手打人,被美國海關以故意傷人罪拒絕入境,一家三口被安排遣返回中國。這個新聞讓我想起有一段時間,港媒曾報道過內地遊客帶着孩子到香港旅遊期間讓孩子在街邊小便、在地鐵/港鐵上吃東西等事情引發遊客與香港市民的衝突。
這樣的事情在香港經過媒體的報道後引發不少的關注和爭議,而在內地,大家早已見慣不怪了。在我們的教育裡面,似乎從來沒有不打擾別人這一課。
對於沒有公德心、沒有規則意識的孩子,人們給了他們一個聽上去有點「萌」的稱呼:「熊孩子」。大家在說起這些「熊孩子」如何搗蛋如何討厭的時候,似乎忘了熊孩子是如何煉成的--沒有「熊家長」,哪兒來的「熊孩子」? (日本漫遊記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