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敬悼譚耀師父

2017-09-04
■一九九四年攝於中文大學,後排正中者為譚耀師父,前排正中者為作者。 作者提供■一九九四年攝於中文大學,後排正中者為譚耀師父,前排正中者為作者。 作者提供

潘國森

師父走了!

譚耀師父(一九二七至二零一七年),積閏享壽九十有四。畢生熱愛太極拳,全副精神都專注在太極拳教研之中,桃李滿門。

譚師為吳家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初習洪拳,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跟隨吳家太極拳第三代掌門吳公儀宗師、第四代掌門吳大揆宗師父子習拳。後經大揆宗師多番推薦,拜入公儀宗師門下。

師父幼逢戰亂,死裡逃生,故生平愛物惜福,於門人弟子皆愛護如自家子侄。其為人率性隨和,與不同背景與年齡層之門生皆能打成一片,亦頗有以「老頑童」自況,誠溫柔敦厚、風趣幽默之慈祥長者也。譚師思想維新,不依中國武林傳統師弟間拜師入門之禮,門人弟子不分新舊,於拳理及應用心法率皆傾囊相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於拳式亦不拘一格,認為拳架應按個人身體條件調節,以各人高矮胖瘦不一、肢體比例亦各異之故。拳齡既長,或有新領悟,而體力每改,遂需因時制宜,非刻意改動師傅拳式也。

譚師常謂太極拳訣如一首美麗的愛情詩篇:「緩急相隨,進退相依,捨己從人,逆來順受......」信焉!又曾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訓導同門,此語出《論語》,是為孔子教導門人顏回的名句。儒家以「順陰陽,明教化」為務,以譚師所授或可與儒道兩家哲理相互印證。

與譚師結緣於一九九四年甲戌,時陳永誠兄任教於中文大學,力邀我去見識一下太極拳,於是生平首次「習武」。以太極拳與中大結緣,遂與多位不同領域的教授學者結下亦師亦友的情誼。

譚師畢生心力都用在太極拳,筆者所學駁雜,練拳未力,自難成器。不過短暫所學亦終生受用。因我平素雜念多,常有「行路不帶眼」,遇梯級高低而不覺,便間有扭傷足踝,廣府俗語稱為「拗柴」。未知太極拳之前,每扭傷必腫痛數天;學太極拳之後,即時仍痛,但是剎那之後便如常,想必是不自覺間而肢體自行反應,鬆沉筋骨關節之故。

所謂各師各法,天下太極拳門派眾多,能將拳式應用於實戰的師父所在多有。但是如我輩學藝未精者,便不宜對人介紹,畢竟沒有辦法將師父隨時帶在身邊,遇有質疑者哪能隨時隨地請來師父示範?有一回與別派的同好共膳,大家都在講同一件事,即只恨自己學不到師父的功夫,無法說服旁人太極拳之妙用。

那時我卻專注在用太極拳的心法去取桌上的牙籤。於是意存牙籤筒,也不知過了多久,便由座中長身而立,右手劃個半圓,打的是一式「扇通背」的手法。再加傾身向前,右手食中二指剛好到大圓桌近中心處牙籤筒上,用拈勁抽出一根牙籤,便「功成身退」,退坐原位,悠閒地剔牙縫。座中朋友忽然驚覺我此番動作,許多人還看不清我的身法手法呢!這一手「扇通背」該是我生平打得最有心得的半招太極拳式!可是只能用在拈牙籤,總是愧對師父所授了。

懷念師父,惟有大家都勤練拳,還要勤練好拳。縱然未必能應用於搏擊自衛,亦可暢通氣血,健體強身,傳承這門中國傳統的優質文化遺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