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從颱風中看城市管理能力

2017-09-07

顏汶羽 青年民建聯主席

每次颶風襲港也是測試我們的城市管理能力,特別是香港社區的排洪能力。筆者記得昔日觀塘市中心、上環一帶都是水浸非常嚴重的黑點,經過政府連番努力,大大提升了這些區域的排洪能力,減輕了水浸帶來的損害。

雖然如此,香港每次颱風襲港期間,鯉魚門、大澳、杏花h等地區仍然是水浸的黑點。政府除了提早預警、及時疏散居民暫離居所外,政府亦要思索如何減低因颱風、大潮而造成的損害,如加高防波堤,提升渠道排水能力等等。另外,今次「天鴿」襲港,出現了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等水位高漲,令行人隧道、單車路均遭受水淹,形成危險。政府亦應借助今次的經驗,檢視渠道的容量、排水口的設計及位置,提升排洪的能力。

相對於其他城市,每每因颱風影響的關係,經常要停水停電,香港的城市管理能力及預報機制也表現十分優良,實有賴我們優秀的公務員及公共事業機構團隊時刻的專業服務、敬業樂業的精神。

香港地少人多,每個改動都會影響市民日常的生活,簡單的封路也為市民帶來不便。但為了準備好應對暴雨、颱風等自然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公務員團隊為了平衡兩者已是十分艱難,香港市民亦應透過今次颶風的經驗,更要容忍政府未雨綢繆的工程,以免帶來一發不可收拾的緊急應變影響。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