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工字不出頭 投資抱熱忱

2017-09-17

從事餐飲二十多年,也改變了馬子鑒的飲食習慣。以前經常到外面吃飯,後來做了餐廳管理人,開始了解成本核算,「時間一長就不願意出外吃飯了」。馬子鑒坦言,因為做了餐飲,對食材會有很高要求,買東西總會貨比三家。平時,他喜歡做沙拉、意大利麵給孩子們吃,也很擅長港式風味的菜餚。他笑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我看着同事炒,也有偷師。」

2015年,馬子鑒辭職創業,在海口開了一家港式地道風味餐廳和一家烘焙店,前者與幾個內地朋友合夥投資,後者則由太太自己經營。近期,因為盈利不理想,他決定將兩家店逐步轉讓。總結原因,他說,海口人口總量只有200多萬,隨着大型商場陸續開業,分散了人流。開店之前的考察工作仍然不夠細緻,對當地營商環境變化估計不夠。

「工字不出頭,我還是打算日後創業。」他對於在內地創業仍抱有熱情,「個人創業和過去做連鎖品牌的管理者有很大差別。前者很難拿到大型綜合體的經營權,而海口不進入大型商場就很難有足夠的人流,而且餐飲定位要符合周邊人群的消費習慣」。

談及下一個創業地點,他表示,看好廣西北海。「個人創業只適合往二三線走。北海天氣較三亞好,剛剛起步,房價慢慢升。他覺得北海引流快。」另一個原則是「不能借錢做餐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