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對此,多位專家表示,未來國人將在就業、收入、扶貧、住房、健康、教育等領域迎來更多「紅包」。
體現推進教育公平決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秋霖表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兩個新觀點。「幼有所育」飽含了對少年兒童的傾情關愛,「弱有所扶」則體現了對困難群眾的深情關懷。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配套政策支撐。
報告提出,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對此,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這體現黨中央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的決心。同時,也表明教育部門將會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讓更多人享受更優質的教育。
住房方式趨多樣靈活化
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羅來軍表示,這進一步明確了中國房改的三大重要事項:住房定位、住房制度、住房目標。同時,也將促使中國的住房方式更加多樣化、靈活化,更加滿足人民的多種住房需求。
關於收入問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長萬海遠表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中等收入者比重將達到50%。下一步應繼續着眼於居民收入增長,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通過再分配政策來縮小收入差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