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傳承 > 正文

十年磨一劇 塑千面人生

2017-12-21
■王向陽(中)在《風起同仁堂》中飾演陳玉珊。 受訪者供圖■王向陽(中)在《風起同仁堂》中飾演陳玉珊。 受訪者供圖

作為黑龍江省評劇院的精品劇目,2001年依據八女投江故事創作的《半江清澈半江紅》曾在建黨90周年之際,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並已進入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伴隨着該劇一路成長的王向陽,從二號角色演到一號角色,如今又傳給了她的學生,歷經15載,「十年磨一劇」的歷程令王向陽感觸頗深。

采風體驗 上山下村

「對演員來說,出去采風和體驗生活真的是必須要做的功課和準備。」王向陽表示,劇中人的生活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經過了這15年,我們下去了無數次,走訪體驗和了解歷史,就是為了更好地打磨人物,展現人物風采。

為了演好角色,切身體驗人物生活,王向陽無數次上山林、下農村,做典型人物的「小跟班」,觀察和模仿人物的一舉一動,揣摩人物形象和性格。「演員一定要有匠人精神,一定要走心,用心去演。演員應該做到千人千面,哪怕是每個人物的眼神跟以前塑造的角色都要不重樣。」

王向陽說,現在的評劇塑造人物要比以前的人物塑造得更透,人物情感也更加深厚了。演戲要深入演人性、演情感,只有以情動人,對觀眾才能有帶入感,才能把人物塑造好。

「刻畫人物不僅需要藝術修養,還需要文化修養,只有不斷充實自己,加強自身的文化與藝術修養和藝術造詣,創新表演技藝和技巧,才能有文化品位和藝術品位,才能使戲曲藝術在新的時代裡得到更大的繁榮和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