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港大趙國春奪「世界科學院獎」

2018-01-15
■趙國春在港大實驗室進行電子探針微區分析。 港大供圖■趙國春在港大實驗室進行電子探針微區分析。 港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世界科學院(World Academy of Science-TWAS)宣佈2018年「世界科學院獎」得獎者名單。其中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趙國春被授予「2018年地球科學-天文學-空間學TWAS獎」,以表彰他在地球早期大陸碰撞構造和18億年前Columbia(Nuna)超大陸聚合等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香港學者。

趙國春對於獲獎感到非常榮幸,形容獎項不僅是他追求未來科學目標的動力,也能啟迪學生,證明工作刻苦總有回報。

超大陸研究廣獲認同

趙國春主要從事變質岩石學、前寒武紀地質學和超大陸研究,其科學成就包括於中國華北發現的兩條19.5億-1.85億年碰撞造山帶,以及最早提出20億至18億年碰撞事件導致全球超大陸形成。

他在去年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詳述其研究成果,成功發現並證實地球上有比Rodinia更早的超大陸,令至今所知的超大陸從2個變成3個,更能歸納出每次出現超大陸的間距相隔大約7億至8億年,這個周期稱為「超大陸循環(supercontinent cycle)」,從而可預測未來超大陸的出現。

趙國春的研究改變了科學界對超大陸的認知,至今獲多個科研獎項和榮譽。另據ISI科學引文索網(ISI Web of Science)顯示,他所發表的320餘篇學術論文他引達23,200餘次,在全球3,613名高被引(首 1%)地質學家中排第十二位。

世界科學院每年在農業科學、生物學、化學、地球科學、工程科學、數學、醫學、物理學和社會學等9個領域各評出一個「世界科學院獎」。本年度共12位獲獎者,3人來自中國,2人來自巴西,2人來自印度,其餘分別來自阿根廷 、肯尼亞、墨西哥、南非和土耳其。各得獎者可獲得1.5萬美元獎金,將在本年召開的第二十八屆世界科學院大會上發表大會報告,介紹其研究成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