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建港者營】落實港人完整國民待遇創三贏

2018-01-15

民建聯日前訪問廣東省,與省長馬興瑞及各相關部門領導會面,提交了《先行先試落實國民待遇建議書》。建議書經深入研究和廣泛諮詢後撰寫,就創業、就業和生活三方面提出16項建議,期望廣東省能先行先試,對香港居民落實國民待遇,以加強兩地人民的交往,促進區域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各方面的融合,並提高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感。

通行證可變內地身份證

基於歷史和制度因素,港人至今仍未能在內地享有完整的國民待遇,以致在內地工作、學習和生活等受到不少限制。我們提出的建議主要有幾個重點,包括要求向不在廣東省定居的港人發放內地身份證明,或考慮將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經調整後即可作為內地身份證明文件,與內地身份證有同等效用,以便利在內地接受教育、工作和生活。就業方面,我們希望有關部門研究無須香港人在廣東省受就業許可制度限制,令他們毋須領取就業證即可工作,可以如內地居民般自由選擇職業,這樣可增加港人的就業選擇,亦避免企業因手續繁複而拒絕招聘港人。我們亦建議省政府推出措施,包括設立專屬渠道,以鼓勵及便利有志服務國家的港人加入省政府公務員體系,參與廣東省的管治,增加港人認識廣東省事務的機會。

教育方面,我們建議廣東省內其他城市參考深圳的做法,讓香港籍學生可以和非當地戶籍學生一樣申請參加積分入學,享受當地中、小學義務教育,以較低廉的價錢獲得更多優質的學習機會。我們亦建議省教育部門參考內地「專升本」的安排,容許港生就讀省內所有高等院校第三年本科,因現時香港副學位畢業的學生,只能插班升讀內地個別院校。同時,我們亦關注長者福利,因而建議省政府統一目前各主要城市的做法,在公共交通工具及旅遊景區、景點的優惠方面給予香港長者國民待遇。

民建聯訪粵及提交的建議書,得到省長及多位領導的正面回應,當中有部分建議更可望率先取得突破。我們深信推動落實港人在內地的國民待遇,可以讓港人進一步參與和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對國家、廣東省及香港而言,無疑是一個三贏局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李慧琼

註:標題及小題為編者所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