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七成家長「避敏感」 子女逾歲始餵堅果

2018-01-23
■養和醫院推出全港首個「預防食物過敏」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寶儀  攝■養和醫院推出全港首個「預防食物過敏」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寶儀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寶儀)本港約有5%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食物過敏,不少家長誤信避免或延遲為嬰幼兒餵食高致敏食物,可預防食物過敏。不過,不少研究指及早進食高致敏食物的嬰兒,患上食物過敏的風險反而較低。養和醫院推出全港首個「預防食物過敏」計劃,為幼兒提供食物過敏的評估、營養師及專科醫生的會診等。該院並同時公佈一項調查,發現近70%受訪家長於子女1歲後才引進堅果及貝殼類等高致敏食物。

避早食防敏無證據

若父或母一方有過敏症狀,子女患上過敏風險達50%;父母均有者更高達75%。不少家長怕子女步其後塵,因此避免或延遲為他們引進固體及高致敏食物,希望減低患病風險。然而,近年多項研究均指,及早進食高致敏食物的嬰兒,患上食物過敏的風險較低。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醫生李德康日前表示,沒有證據支持避免進食可有效預防食物過敏,反而有可能令兒童日後患上食物過敏風險倍增。

研究:4個月大食 減風險三倍

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陳偉明引述研究指出,4個月大逐步進食花生的嬰幼兒患上花生過敏的機會減低80%;亦有研究發現,提早進食奶類、雞蛋、花生及小麥等6種高致敏食物的嬰幼兒,3歲前患上食物過敏的風險低三倍。他續說,多個國家及地區已修改指引,建議嬰幼兒及早引進固體及高致敏食物。

不過,本港坊間對為嬰幼兒引進固體食物存在誤解。養和醫院於2016年底以問卷訪問430名懷孕及育有兩歲或以下的幼童父母,結果發現約半數父母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及食物過敏在內的家族過敏史;逾70%的父母於嬰兒6至12個月期間才引進固體食物,更有5%滿12個月後才引進。

在進食高致敏食物方面,僅11.4%沒有家族過敏病史的父母表示,會於子女1歲前餵食包括雞蛋、奶類、大豆及堅果等各類高致敏食物;而有家族過敏病史者更低至5%。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家長應於子女約6個月時,同時餵哺母乳及循序漸進引進固體及高致敏食品,建議可加入肉類煲粥等。

她提醒父或母有過敏症狀或嬰兒患有濕疹等高風險嬰兒,應在醫生指導下引進高致敏食品,強調現時有快速皮膚點刺測試,能診斷出嬰幼兒對哪種食物過敏。

養和推預防計劃助評估

養和醫院推出「預防食物過敏」計劃,對象為3至12個月大嬰兒,且其父母至少一位患過敏疾病;或嬰兒患濕疹、食物過敏。計劃會為幼兒提供食物過敏的評估、營養師及專科醫生的會診等,為期3年,費用約15,000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