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95%青年深陷情「網」

2018-02-09
■香港青年協會公佈調查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寶儀  攝■香港青年協會公佈調查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寶儀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寶儀)網絡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連戀愛模式亦受影響。有團體就社交網絡及互聯網及青少年的戀愛觀及戀愛關係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逾30%受訪青年曾經歷「網戀」,另有多達95%受訪者認為社交媒體對維繫戀愛關係重要或十分重要。青協表示,曾有女生透過交友手機應用程式上結識男生其後約會,惟雙方發生性關係後便被該男生疏遠,呼籲青少年不要輕信他人。

香港青年協會於上月以電話訪問1,967名11歲至24歲青少年,了解社交媒體、互聯網對他們的戀愛觀影響。調查指出,逾32.8%受訪者表示曾「網戀」。46.5%受訪者認為透過社交媒體較容易結識戀愛對象,61.3%受訪者認為透過社交媒體能更了解對方感受及想法。

54.9%透過社交媒體提分手

調查並指,30%受訪者每天花3小時至4小時於社交媒體上,每天花6小時或以上者亦佔約20%。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見面(49.5%)仍是青少年與伴侶溝通及相處的主要途徑,惟社交媒體亦緊隨其後佔42.8%,遠遠拋離通電話(7.7%),54.9%受訪者更曾透過社交媒體向另一半提出分手。

現年18歲的阿娜於網上結識男朋友,她指會全日透過社交媒體與男友聯絡,因學業及工作忙碌,社交媒體有助維繫感情。惟她表示,忍不住在社交媒體上追蹤男友行蹤,「都幾麻煩會keep(持續)chat(交談)stalk(追蹤)他,有些即時的貼子也會看。」兩人更曾因社交媒體而爭吵。

「網」識男仔 上床後遭疏遠

青協全健思維中心單位主任吳錦娟昨日表示,青協轄下關心一線及「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於去年共處理5.7萬宗個案,當中涉及戀愛問題的有6,080宗。她表示,曾接觸18歲女生透過交友手機應用程式上結識男生,於網上交談兩星期後見面,其後發生性關係後,男生自此疏遠女生;亦有男生在網上結交女生,見面發現照片與真人相差甚遠,感到被騙。

吳錦娟指出,有不少個案在網上結交異性,見面不久隨即要求性關係,呼籲青少年需引以為戒,不要輕信他人。青協表示,在網上結交朋友僅認識對方的「表面」,即使在網上認識亦要「落地」花時間相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