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大副校長盧麗華:女性發展並未難於男性 無論男女均需分配好時間
理工大學行政副校長盧麗華曾是於商界叱咤風雲的女性,雖然當下高校高層女性明顯佔少數,但她認為「女性發展並未難於男性」,在她的經驗裡,所屬的機構都秉持用人唯才的原則,不會特別考慮性別因素。她認可香港在兩性平等方面的表現,且表示男女平等問題並非當前全球社會發展面對的主要矛盾。不過,她理解無論男女同事都需要分配好工作和家庭的時間,故於理大積極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幫助員工實現「Work &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盧麗華在商界及公營機構擁有二十多年策略、業務及職能管理經驗,因為家庭出現變故而離職,卻又因機緣巧合踏入學界,負責策劃和領導與理大事務及資源相關的行政及管理工作,「我希望透過商業角度和經驗幫助理大發展。」
用人宗旨用人唯才
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盧麗華認為,用人的宗旨都是用人唯才,基本不會考慮性別、年齡、宗教,最重要是找到最合適的人擔當崗位。「理大在招聘、提拔員工時都用一個標準,以達到公平、公開,不會因為性別而有特殊的扶持和考慮。」她認為,現代社會十分多元化,香港較她以往接觸過的地方更注重兩性平等機會,「我覺得女性發展不會難於男性。」
她眼見周圍無論男性、女性的朋友、同事,都在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故此她在理大積極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包括彈性上班時間,女同事10周全薪產假,男同事5日全薪侍產假,我們還會組織很多員工活動,幫助他們生活多元化,亦提供僱員支援計劃,設立24小時熱線,協助有需要員工預防、識別、處理心理、家庭等有關問題。」此外,為方便哺乳期的同事,理大於去年年中設立哺乳房。
根據教資會統計數據,理大2016/17學年男女生人數幾乎一樣,而教授則男性偏多。她解釋道:「理大因為工科、科學類學科多、人文科學少,因此男性教授比例高,但在行政部門,比例都很平均。」她認為,男女教授比例的懸殊是因為「科目特色」,而非「專門要請男同事或者女同事。」
此外,她認為學界不同於商界容易量化目標,大學推動教學科研需要長遠和持續的投入,「這是個挑戰」。她希望藉助自己的商業思維,「以『客』為本,盡量從大學不同持份者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如果可以用營銷模式想一些策略或者一些政策,或更加能回應到不同持份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