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社會正致力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要讓不同先進系統有效與人互動,能克服複雜環境的準確定位技術是其中一個關鍵。科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突破性融合技術,能結合Wi-Fi、地磁場、藍牙、視像及加速計等不同訊號以進行個人定位,顯著提高室內定位的準確度,可望發揮智能定位應用軟件的潛能,開拓室內導航、根據位置的個人化推薦系統、人群分析及人流管理等服務創造新的商機。
定位較傳統技術準確3倍
該技術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陳雙幸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為全港首個於移動平台上將Wi-Fi和其他訊號融合的位置傳感軟件,在一般環境下,其定位表現較傳統技術準確3倍,誤差少於2.5米。
新技術目前已在尖沙咀海港城商場投入應用,團隊亦於不同醫院及商場進行商業試驗。
本身亦為科大創業中心主任的陳雙幸指,現在定位技術通常只從單一源頭獲取訊號,但由於各種訊號均有其局限性,其準確度並不完全令人滿意,應用層面亦較偏狹,「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我們將不同的訊號融合,結合它們的優勢,大大提升準確度,讓嶄新的定位服務得以出現,推動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
是項研究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當中的融合技術建基於指紋識別原理,先收集指定地點不同位置的訊號,再經機器學習,對這些位置的訊號特徵進行分析及模擬,在檢測到用戶訊號後,便能準確及有效地估算其位置。技術已在中國內地和美國申請專利,現由兩家科大畢業生所創辦的初創公司進行商業化。
結合智能燈柱助尋走失者
另一方面,新技術亦可與特區政府「香港智慧城巿藍圖」中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產生協同效應。
智慧燈柱預計自2019年起於街道安裝,方便收集實時數據以加強城市管理及其他公眾服務,研究團隊指,若融合定位技術能與智能燈柱結合應用,不僅可為遊客及公眾提供即時定位服務,還可預防長者、兒童甚或寵物走失,又或協助尋找失踪人口等,締造巨大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