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出街歎麻辣米 食鹽多過食米

2018-02-15
■吳志翔表示,部分樣本即使飲少些湯,甚至不飲湯,鈉含量均偏高。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吳志翔表示,部分樣本即使飲少些湯,甚至不飲湯,鈉含量均偏高。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雲貴川風味」鈉含量超標兩倍 「譚仔」「三哥」都「鹹過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港人熱愛麵食,配上濃郁辛辣湯底,讓人一口接一口,但美味當前,卻隱藏健康風險。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合作測試10款湯粉麵,合共100個樣本,發現達76個樣本鈉含量高於世衛建議(成年人每日限攝2,000毫克鈉)。鈉含量之最為旺角「雲貴川風味」的腩肉墨魚丸麻辣米線,吃畢一碗便吸收6,000毫克鈉,等於3日建議攝取限量的總和。食安中心首席醫生吳志翔昨日表示,部分樣本即使飲少些湯,甚至不飲湯,鈉含量均偏高,建議「食完一餐,之後食得清淡點。」

消委會測試顯示,即使是鈉含量最少的雲吞麵樣本亦達1,200毫克,超出每餐建議攝取限量八成。測試發現湯底是高鈉的「幕後黑手」,如果只吃粉麵及餸菜而不喝湯,鈉攝入量即減低18%至68%不等,超過每日攝取限量的樣本則驟減至20款。減幅最大的是1個冬蔭功金邊粉樣本,鈉含量由3,000毫克減至970毫克。

腩肉墨魚丸麻辣米線樣本的鈉含量偏高,即使不喝湯,在10個樣本中,仍有9個樣本超過每日攝取限量。消委會抽取連鎖店「譚仔三哥米線」及「譚仔雲南米線」作調查樣本,前者一碗鈉含量為3,900毫克、後者為2,800毫克;若撇除湯,前者鈉含量為2,300毫克、後者為2,000毫克。

消委籲少飲湯自保

吳志翔表示,是次大部分樣本的鈉含量都偏高,可能增加消費者患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消費者吃湯粉麵時,盡量減少喝湯分量,以降低鈉攝入量;點餐時要求食肆減低食物的鹹度或減少添加醬汁;如湯粉麵分量較大,可考慮與他人分享等。

10種亞洲湯粉麵中,以冬蔭功金邊粉的平均鈉含量最高,每100克含440毫克鈉。當中鈉含量最高的1款更有610毫克。根據食安中心標準,每100克含超過600毫克鈉的食物,可視為「高鈉」﹔其次是麻辣米線(420毫克鈉)、叉燒拉麵(380毫克鈉)和雲吞幼麵(380毫克鈉)。

是次測試包括10款常見的湯粉麵,分別是冬蔭功金邊粉、麻辣米線(腩肉和墨魚丸)、叉燒拉麵(豬骨湯底)、雲吞幼麵、擔擔麵、越式生牛肉河、炸排骨湯麵、紅燒牛肉麵、海鮮喇沙及辣海鮮湯麵。每種風味各有10個樣本,合共100個。

3款杯麵鈉含量同超上限

此外,消委會亦公佈測試10款即食杯麵及碗麵樣本,其平均鈉含量為1,900毫克,幾乎達到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取限量2,000毫克,當中3款的鈉含量超出上限,包括「公仔碗麵」日式豬骨濃湯味(含3,150毫克鈉)、「味味一品」原汁珍味牛肉麵(含2,577毫克鈉)及「滿漢大餐」紅燒牛肉麵(含2,244毫克鈉)。來自韓國的不倒翁辛辣杯麵鈉含量最低,每食用分量的鈉含量為1,200毫克。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經常加班,常將杯麵當正餐,然而部分預先包裝杯麵及碗麵的調味粉於包裝時已和麵放在一起,建議業界將調味粉獨立包裝,讓消費者因應個人口味,自行選擇添加調味粉分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