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社會》
作者:愛利克·埃里克森
譯者:高丹妮、李妮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2月)
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正值回鄉過年,隨身攜帶的書,名字叫《童年與社會》,是本心理學著作,作者是美國的愛利克.埃里克森,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的專業性未免太強了些,裡面的諸多描述,都指向複雜繁複的人性層面,看不太懂是正常的。
但從大眾閱讀的層面進入這本書,也能發現它的價值,它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把兒童成長期間遇到的一些心理疾病問題,與家庭、以家庭為核心的小環境、乃至於所處時代的社會大環境,建立了綿密的聯繫。它催人思索:果然孩子不僅是家庭的產物,也是社會的產物,沒有什麼能比孩子--這張通常會被比喻為一張白紙的個體身上,能更清晰地觀察到社會的光怪陸離。
比如現在正值寒假期間,應當是孩子們盡情放肆的時候,滿街跑,買鞭炮,進遊戲廳,混在大人的酒桌邊,收壓歲錢......但事實的情況是,無論是上小學還是上中學的孩子,竟然都在不約而同地補課。問了一位做補課工作的老師,他也苦不堪言,說補課都是家長們逼的,老師也想趁寒假休息,但家長覺得假期不補課,開學時孩子的成績就會錯過超越其他孩子的機會。
很難想像,當大人們在酒店或家庭的餐桌上推杯換盞、歡聲笑語的時候,孩子們還在補習教室裡苦讀,回家後依然要完成沉重的作業......不要覺得這是一件正常的小事,按照埃里克森在《童年與社會》裡的說法,不乏有個別孩子在無法擺脫的環境壓迫下,有了不易覺察的心理狀況,缺乏歡樂的滋潤,是造就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而在這個絕大多數人衣食無憂的時代,孩子的童年缺失最多的,居然是歡樂。
成年社會很少站在兒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是因為,孩子們總是用他們很強的適應力,去學習進入大人設定的規則圈子,另一方面,因為種種壓力導致情緒與心理崩潰的孩子,畢竟是少數,當悲劇發生,人們往往覺得這是個例,很少從社會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的心靈與成長。如果大人不努力去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那麼這些孩子長大為成人之後,就會不自覺地複製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最終變成他們所反感的那種人。
《童年與社會》所描寫的個例以及理論建立的基礎,多是以家庭為單位展開的。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孩子與整個家族的關係,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個性特質與父母遺傳,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技巧......如此種種給人的錯覺是,家庭是造就喜劇與悲劇的唯一地點,和社會沒什麼關係--這也符合中國人對家庭的價值判斷,一切問題不走出家庭,以在家庭內部解決所有矛盾為榮,動輒拿社會說事會被當成推卸責任的行為。
而在埃里克森看來,家庭是個放大鏡,它聚焦了來自社會上一切或明或暗的光線,放大了來自於外界的一切聲音,民族、國別、文化、戰爭、自然災害、政治運動......這些均會通過家庭這個放大鏡,被成人傳遞給孩子。所以很多時候,家庭所提供的保護功能,不能僅僅是身體的安全,更要針對外界信息,進行有效地遴選、屏蔽,最好的屏蔽體,就是家長自我的言行榜樣。遺憾的是,幾十年來投射在中國家長身上的矛盾與複雜,幾代人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掉,只能任由孩子去繼承那些不好的「遺產」,讓孩子去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年齡愈小的一代兒童,他們的成長環境反而愈加充滿衝突性。這種衝突可以簡單地形容為粗礪與細膩的對抗。在細膩方面,體現為兒童被極好地保護了起來,不會輕易被放到街上或大自然中讓他們自由奔跑,從出生時喝什麼奶粉,到三歲後上什麼幼兒園,以及平時的娛樂怎麼安排,在家長的規劃當中,兒童成為精緻而不安生活中的一枚棋子。
在粗礪方面,缺乏對兒童心靈真正的體察,無法與孩子進行真正平等的交流,以愛的名義進行傷害,讓孩子的童年缺乏有趣的回憶......這會讓孩子感覺生活在牢籠當中。在大人看來,安逸、舒適、平穩的生活,是歷經艱難困苦奮鬥得來,而在孩子們眼裡,天生享受的這一切,並不具備什麼優越性。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擁有真正好的家庭生活方面,很多家長都是茫然的,茫然怎麼辦?就只能順從已經建立的社會規則,投入到被規劃好的跑道中去,通過競爭、對比的方式來獲得一個輸贏的結果,並且憑借這個結果,來衡量自己對孩子的付出是否真誠--然而,這是錯的。
大人如果無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與價值觀,就會構成一個令人覺得不安的社會。不安的社會與浮躁的時代交匯,又會形成龐大的噪音潮流,最終要下一代孩子買單。「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特定生命階段與特定歷史時期的相遇引發的種種巧合」,《童年與社會》中的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個體、家庭、社會之間的關係,「巧合」也好,「必然」也好,我們都要花掉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耐心,來最終解決孩子們的童年問題。今天,請讓我們首先由自省開始做起。■文: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