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張軍×香港中樂團 崑曲音樂再實驗

2018-07-07

今年5月18日,梅花獎得主、有「崑曲王子」美譽的張軍,在上海舉行了他2018年版「水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六百年的水磨調與New Age、電音、搖滾、爵士等音樂元素相碰撞,迷了聽眾的心神。

這不是張軍第一次在崑曲音樂上「投石問路」,他曾做過新音樂搖滾音樂會,曾與譚盾合作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曾登上歌手王力宏的舞台,曾與美國爵士大師Bobby McFerrin跨界對唱......對張軍來說,崑曲的音樂迷迷迭迭,是崇山,是靜水,讓人心甘情願迷路、流連。

本月,張軍將與香港中樂團合作「長生殿.牡丹亭-崑曲與中樂的跨界交響」,讓崑曲與大型中樂團的演奏形式相結合,再次拓展觀眾的想像。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香港中樂團提供

「我追尋崑曲音樂的不同呈現方式,已經很多年了。」張軍說。12歲時考入上海戲校崑三班時,他對崑曲一無所知,只是因為從10歲開始學二胡,懵懵懂懂地將民族音樂留在了心裡。進了戲校,演員班的他也和音樂班的朋友「混得非常高興」。「對崑曲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我稱作『與崑曲和平共處』,是因為我學會了一段唱腔《懶畫眉》,才發現,哦,原來崑曲的音樂是這樣的。是因為音樂,讓我和崑曲在一起。」

跨界的「度」

對張軍來說,自己崑曲夢開始的地方是音樂;而崑曲,這百戲之祖,其起源也是音樂。「一個偉大的表演藝術是非常複雜的體系。崑曲就是600年前江蘇崑山的音樂形式崑山腔,是當時南戲流傳到江南後的一種音樂形式。唱了兩百年,被明朝嘉靖年間的魏良輔作了改造,變成好聽的崑曲了,才被學生寫進了戲裡面,開始一個表演藝術。我一直說,崑曲的起源就是音樂,或者我們現在和粵劇、越劇、京劇,站在一起,所有小生化了妝,只要不唱,長得都一樣。其實本質的區別就是音樂,同樣作為表演藝術,最要去挖掘和傳播的,就是音樂,這是我自己的認知。」

崑曲音樂,如同是進入這神秘傳統的一把鑰匙。張軍希望通過與不同界別的音樂家合作,來不斷探索崑曲音樂與現代審美的連結點,進而讓觀眾因為崑曲的音樂而走近崑曲。

這種跨界,自有其「度」。

「如果是傳承或者傳播三四百年的一個古腔古調的話,我認為本質是一定不能改的,哪怕有作品做成了搖滾版,這個作品怎麼唱,咬字、發音、旋律,一個音都不改。不能改,你把自己的命革了,變成不是你了,這個事情非但沒有價值,還是毀滅性的。」張軍說,在探索崑曲音樂的呈現時,首先要研究過去,對唱腔的咬字行腔、旋律譜曲如何來,要了然於胸,之後才能談再發展。「做一些新的發展,不是說人為地任意地,搖滾吧,電音吧,pop吧,不是的。我和一群年輕的音樂家合作,我很受感動,這些人首先是守望,是膽戰心驚,去找到裡面的形式。比如一段《懶畫眉》,音樂家寫了9稿才寫出來,出來的很符合這一段音樂本身的情感。其實外在給一個什麼新音樂的形式,是要首先讀懂內在。」張軍說,任何的當代的新潮的形式,都只是一個橋樑,最終所要體現的,仍然是當時創作者的心情心態人文精神,以及音樂中所承載的感情,「比如我做搖滾,是因為有一個作品裡面那個古代的書生其實很搖滾的,這是一個連結點。創作的難度也在於,古曲要變成一個很妥帖的當下音樂形式,尋找那個連結點是非常難的。」

與大型中樂團合作

這次與中樂團的合作,張軍選擇了自己喜愛的《長生殿》和《牡丹亭》中的小生戲來切入。從《牡丹亭》的〈拾畫〉、〈叫畫〉;《長生殿》的〈哭像〉串連演出,帶來兩段愛情的不同映照。《長生殿》中他將以現代裝和古代裝亮相,呈現時空的跨越與對話,《牡丹亭》中,則一人扮演四個跨越行當的不同角色。「首先,希望用比較濃縮的音樂形式,讓大家感受到柳夢梅、杜麗娘的愛情氛圍和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歷程。再而,既然是劇場,就不是簡單地化了妝和樂團來唱,而是大家的融合度要更高一點,所以《牡丹亭》會更雅致些,衣服也經過特別設計,有傳統的影子,但又不是完全傳統的。希望有一些雅致的氛圍,可以閒庭信步。《長生殿》中,我也邀請了學長李鴻良與學妹徐思佳一起演出,讓高力士和楊貴妃粉墨登場。導演則在排練時也給音樂家一些表演的可能,比如演繹『六軍不發』時,樂隊也可以成為演員來更好地傳達這種氛圍。除此之外,還會有一點音樂劇場氛圍的創作設計,還有一些影像設計和觀眾的互動。」

雖說有戲劇場面和張力的營造,演出首先仍是音樂作品的嶄新呈現,特別請來金復載與顧冠仁兩位作曲家將古曲唱腔進行改編,與中樂團的配器編制相融合。「以往演出,所有人是看我,現在不行,所有人要看指揮。」張軍笑道:「比較難的是,崑曲的唱腔有一些散板是比較自由的,我們排練時花了很多的時間去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把散板的部分和樂隊嚴絲合縫地扣在一起。好在兩位老師都是我的忘年交,金老師還幫我寫過新編的《哈姆雷特》,我們很有默契。」

從1998年開始,張軍策劃「崑劇走近青年」互動演出和「我是小生」互動講座,向年輕觀眾推廣崑曲,20年來,600多場分享會,吸引了超過40萬人參加。「20年了,我覺得有一個難題是,你願意去走近青年人,但是用什麼去走近青年人呢?」張軍說:「我回顧了一下,這20年,前十年是通過崑曲來講戲曲的共性,後十年,讓我很興奮的是,可以開始講崑曲的個性了。個性是什麼?首先講詩詞歌賦,講典故,講文字,講曲牌的獨特性,再延展到表演藝術的體系中去,而這些的源頭都是音樂。所以,能夠在音樂上開拓可能性,是我這輩子致力做的事情。」

「長生殿.牡丹亭-崑曲與中樂的跨界交響」

時間:7月13、14日 晚上 8 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