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茂波指社會反應正面 業界倡增至6萬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俊威)政府早前提出向強積金自願額外供款或購買延期年金的納稅人,提供扣稅優惠,建議兩項措施的扣稅上限為3.6萬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由於社會對建議的反應普遍正面,政府正研究將有關扣稅上限提高,並諮詢持份者,以釐定最終扣稅額,有結果後將盡快公佈。
陳茂波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由於社會反應普遍正面,政府正研究將強積金自願額外供款或購買延期年金納稅人的扣稅上限提高,並諮詢有關持份者,以釐定最終扣稅額。目前自願性供款以及特別自願性供款,佔全港僱員強積金總供款比例逾20%。
須退休提款或令人卻步
陳茂波解釋,此建議在進行諮詢時頗受歡迎,因不少人都希望為退休時準備一些儲蓄,現在通過這方式儲起一些金錢,又不用交稅,此做法不錯。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歡迎政府措施,但認為成效未必十分顯著,因假如僱員要享有扣稅優惠,需要加入提取限制,只能於65歲退休時提取款項,可能令部分人卻步。他又認為3萬多元扣稅額比較少,建議增加至6萬元。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則認為,一般打工仔難以負擔強積金額外供款,亦不需要繳稅,加大扣稅額不會令基層受惠。
另外,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指出,他上星期宣佈正式推出香港年金計劃,目的是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退休理財選擇,將部分積蓄轉換成長期、可靠、穩定的定期收入,直至百年歸老。有興趣長者可於今日起到指定地點領取「認購意向表格」,並於本月19日至下月8日內遞交。
冀達至「自製長糧」效果
他指出,過去港人對年金計劃這類產品認識不深,但隨着人口老化,社會對這類產品的需要愈見實在,特別是不少長者在退休後沒有穩定收入,難免擔心「坐食山崩」,年金計劃便是從建立退休後穩定收入來源的角度為長者設計的產品。
他又提到,有別於定期存款等定息工具,年金計劃作為保險產品,作用是對沖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假設受保人65歲購買了年金計劃,即使活到超過100歲,仍可每月獲得定額收入,達至「自製長糧」效果。
首次發行額加至200億元
他表示,自年金計劃去年公佈以來,公眾反應非常正面,反映市場需求十分龐大,某程度上也鼓勵了保險業界開發更多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供市民選擇。他透露,去年年金業務佔整體新造直接個人人壽保險業務的份額,按年增加逾一倍。
他強調,一直十分關心長者的財務規劃需要,故早前已決定若這次年金計劃錄得超額認購,首次發行額將由原擬的100億元加碼到200億元,以滿足更多長者的需求。
他又指,政府今年稍後將發行新一批「銀色債券」,讓長者利用手頭現金,獲取保證不比通脹低的投資回報。 而安老按揭計劃即「逆按揭」,亦為長者提供了另一個理財選擇,計劃去年更擴展至未補價的資助出售房屋,讓更多市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