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啫喱製大腦 助醫護學臨床技術

2018-07-09
■以啫喱及冰塊製作的大腦及腦內結構。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鄺錦蓉 攝■以啫喱及冰塊製作的大腦及腦內結構。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鄺錦蓉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鄺錦蓉)九龍中醫院聯網「綜合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榮獲今年醫院管理局傑出團隊獎,在過去3年,模擬訓練中心共舉辦逾千項培訓課程,2017至2018年度有逾7,000名醫護人員參與培訓。模擬訓練中心以創意及努力打造高仿真度的臨床場景,例如以啫喱及冰塊製作大腦及腦內結構,讓醫護人員更準確掌握相關技術。

「綜合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的培訓定位主要集中在處理危急醫療情況、大型創傷、腔內血管介入的培訓。

中心主管賈南鴻指,現在科技和教育不斷進步,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與時並進,並且會提供跨部門的培訓,以加強合作和溝通,提升醫療效率及安全性。

他以墮樓傷者為例,墮樓傷者通常都有多處傷口和外內出血問題,需要不同專科醫生配合及治療病人,因此提供課程訓練跨部門的合作精神與默契。

賈南鴻又指,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課程,例如急性呼吸衰竭處理、外科創傷處理、藥物安全訓練等課程,在2014年更獲得國際認可專業認證,全球共有105間醫療模擬培訓中心獲得認證,目前模擬及技能培訓中心是全香港第一間獲得此認證。

打印心臟模型 助術前預習

培訓中心經理石玉嫻指,中心會提供高仿真度的臨床場景,及配合先進教學儀器,讓醫護人員在安全的環境下重複練習。團隊運用醫療三維打印及不同小智慧提供高仿真度的場景,例如會按患者病況打印心臟模型,幫助醫生在手術前預習,及將玉米片放在模擬人偶的胸部皮膚之下,模擬皮下氣腫的表徵,有醫生表示玉米片的觸感與皮下氣腫表徵有八成相似。

「灌湯餃」原理 冰塊變腦室

石玉嫻續表示,團體還會運用小智慧,用魚膠粉製造腦部模型,並且利用「灌湯餃」原理,使用冰塊仿製腦室結構,做到中間有流液的效果,再配上仿頭顱骨,讓醫護人員試驗,但石玉嫻表示腦室形狀還未完美,會再想辦法讓腦室呈現完美的腰果型。

賈南鴻說,會根據過往發生的醫療事故,在模擬課程中測試學員,望學員引以為鑒,例如曾有一宗醫療事故,有醫護人員在運送病人途中,沒有察覺氧氣瓶沒有足夠氣,因此在課程中,會設置一個有問題的氧氣瓶,測試學員在檢查中是否有發現問題,導師會引導學員反思培訓時的表現和問題,讓學員從中改進。

現時成為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註冊護士的黃詠欣表示,曾參加藥物安全、心肺復甦及體內外膜氧合(人工心肺機)模擬培訓,她表示透過高仿真度臨床場景,讓她更容易學習,及提高質素。

她表示在2014年,需要與另外一位同事運送病人,但由於自己沒有使用過人工心肺機,發現只能跟從同事的指示才能順利使用人工心肺機,缺乏主動性,其後她上了模擬課程,覺得獲益良多,與同事合作的默契也有提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