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宵苦讀 媽媽晚晚抱兩歲妹落麥記坐免影響溫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嘉瑤)來自單親綜援家庭的鮮魚行學校小六生梁安琪,年紀小小已經歷了父母離異,一家三口包括兩歲多的妹妹擠在百多呎劏房。雖然生活清貧,惟她「不開心的事當透明」,專注讀書,每天溫習至深夜,由不合格進步至全級10名內。除了自己努力,安琪背後亦有母親支持,每日僅青菜加餸汁撈飯,省吃儉用亦堅持為女兒安排補習。昨日升中放榜,安琪不辜負母親的期望,考入第一志願中學;看着升中派位證,她臉上綻放喜悅的笑容,深深感到努力不會白費。
升中派位昨日放榜,今年適齡學童人數回升2,000多人至49,554人,整體獲派首三志願及首志願者比率較去年微跌,分別是89%及75%。
媽媽開心到喊 讚乖女有骨氣
其中絕大部分學生均來自基層家庭的鮮魚行學校,今年有43人參加派位,校長施志勁指出,今年學校有近九成學生獲派首三志願,獲派英文中學有三分一人,情況與去年相若。他勉勵一眾同學升中後要繼續開心讀書,同時亦要學習回饋社會,服務社會,把助人的精神傳承下去。
梁安琪獲派首志願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其母得悉結果後喜極而泣。梁母透露,自己在派位前一晚緊張得睡不着,又指女兒近年由於要追趕學習進度,私人時間不多,並稱讚女兒有骨氣。
母甘願食無肉 讓愛女啖啖肉
梁母兩年前與丈夫離異,一家人經濟環境欠佳,加上在幼女出生後她經常腰痛,又要照顧兩女,身心俱疲,需靠1.2萬元綜援金維持生計。雖然生活艱苦,梁母仍把最好的留給女兒,她笑言,女兒正在發育期,故在吃飯時會特意把所有肉類給女兒,自己則以青菜及餸汁撈飯;即使經濟有困難,她每月亦會花費近2,000元,為女兒安排每周三次的補習。
一家三口蝸居在百多呎劏房,空間有限,而兩歲多的幼女在家容易嘈吵,影響安琪溫習,所以無論「是否行雷閃電」,梁母都會忍着腰骨痛,抱着妹妹到附近的麥當勞及商場,為安琪留下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
安琪盼執教鞭 感激慈母靚湯
面對家庭的困境,安琪笑言,已學會了「不開心的事當透明」,專注讀書,每天溫習至深夜。
她又透露,在小四時英文僅考取30多分,在一番努力後,在小五上學期考得80多分,全級名次亦躋身於10名內。她又感激媽媽,每天為她煲湯。
安琪續指,自己將來想成為老師,希望如學校老師般耐心教導小朋友。
勤練粵英雙語 喻婷盼可懸壺
該校另一小六生莊喻婷獲派第一志願香港培道中學,她在3年前從內地來港生活,為打好學業的根基而重讀小四。她笑指,自己初來港時不懂說粵語,語言不通加上英文程度較差,重讀小四可打好根底,將來不會讀得太辛苦。
為了追趕進度,喻婷盡量與老師及同學用粵語或英文溝通,亦會抄寫報紙練寫繁體字,在空閒時間,她亦會背英文單詞,靠着自己的努力終有回報獲派心儀中學。
將來想成為醫生的喻婷表示,因偶爾看到電視新聞,有一名醫生在飛機上協助一名臨近分娩的孕婦,即使該醫生不屬婦科,但仍竭盡所能地協助孕婦,令她感受很深刻,故未來亦想成為醫生,幫助更多的人。
莊爸爸指女兒初來港時「廣東話都唔識」,加上英文底子差,曾擔心她難以適應校園生活,但如今喻婷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心儀中學,他自己也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