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院士.細說】港需進取 善用科水

2018-07-23
■黃乃正歡迎國家資金「過河」措施,但認為有關監察機制等細節仍有待探討。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黃乃正歡迎國家資金「過河」措施,但認為有關監察機制等細節仍有待探討。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招港首位內地博士生 黃乃正:勿盲目依賴國家支持

香港與內地科研協作迎來飛躍進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黃乃正對此感受殊深。在港土生土長、專研化合物有機合成的他,於英國及美國開展科研生涯後,1980年赴上海擔任科研人員,是香港科學家到內地做研究的先驅之一;及後他返港加盟中大,並在1986年招收了全香港第一位來自內地的博士生,開啟了兩地研究人才流動之門!對於國家落實科研經費「過河」措施,黃乃正大表歡迎,但他亦深深明白,香港絕不應盲目依賴國家支持,特區政府自身需要大幅加強投入,如考慮作配對資助,否則現有優勢將漸漸喪失,10年後更可能完全失去競爭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24位在港兩院院士就兩地科研發展去信國家主席習近平,獲得習主席積極回應並作出重要指示,確立加強兩地協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方向,以及經費「過河」等具體措施。有份聯署的黃乃正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提到,目前「16+6」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工程研究分中心,已率先獲國家100萬元人民幣直接資助,下一步需要確立及理順有關監察機制,才可安心運用。

黃乃正解釋說,本港研究資助由研資局負責,大學研究人員須每年提交報告,包括解釋資金用途,並由相關委員會進行檢視,了解研究進展及資金是否用得其所。他表示,同樣內地對科研資金亦有一套嚴謹監察,惟當資金「過河」時,在「一國兩制」下,不宜由國家相關部門跨境監察,是故必須構思全新監察機制,「它既不是上下級關係,更不是內地部門的附屬機構,而應是互相平等」,考慮到研資局本身具豐富經驗,他認為可交由該局一併負責,「由研資局收集有關項目報告,評核後發現不合格情況便通知內地部門」,他期望有關安排可盡快得到處理,讓資金「過河」得以全面暢通。

資助「有能者居之」

另一方面,黃乃正指國家近年經濟條件較佳,但不代表是任意「派錢」,獲得國家資助的內地學者都很出色,所以香港學者亦須證明具相應實力,才會擇優而錄。「事實上香港研資局的申請成功率約三成多,內地可能是更低」。他直言,資金「過河」後並不會令所有香港科研人員受惠,而是要追求更高質素,實際情況將會是「有能者愈富」,亦是合情合理做法。

獲得國家作強大後盾,對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固然可喜,但黃乃正認為絕不應過分依賴,「我亦曾有聽見一些意見在罵,說香港足足1,000億元盈餘,居然還要內地『接濟』推科研」,強調特區政府亦應多加投入,例如考慮對「過河」經費作出配對資助。

內地資助多港一倍

目前香港透過創新科技基金,向「16+6」的實驗室/工程中心每年提供最多500萬元,黃乃正認為並不足夠,他指內地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所獲資助已有約1,000萬元,而且因為內地的實驗室本身已有相應科研團隊,有關資助可全數用於研究之中,「但香港實驗室所獲資助,則主要用作請人、組團隊,加上購買儀器及實驗材料等費用,難免顯得捉襟見肘。」

他續說,因香港人力成本高,博士後月薪約3萬多元,碩士博士研究生津貼約1.7萬元,惟一般研資局項目只得數十萬元,即使是重點實驗室的500萬元,也難以建構具規模科研團隊。

他認為,人才是推動科研的關鍵,香港務必要盡快加大投入趕上資源的差距,否則10年過後恐怕將會完全失去競爭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