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浸大證50萬年前乾旱谷古人進步

2018-10-10
■歐文彬是首位利用多重證據建立肯亞過去100萬年氣候變遷的連續及詳細記錄。 浸大供圖■歐文彬是首位利用多重證據建立肯亞過去100萬年氣候變遷的連續及詳細記錄。 浸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氣候變化嚴重衝擊現代人類生活,驅使我們活用智慧及知識,應對環境帶來的挑戰。其實早在數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的先祖亦曾面對同類困境,並成功激發潛能,發展出新生活方式和技能,推動文明進步。浸會大學學者近日成功發現有力證據,印證50萬年前非洲的長期乾旱氣候,正正是古代人類由大型粗糙石器,改用更「先進」的輕巧及多用途工具的重要原因。有關論文並已獲國際權威跨學科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

非洲肯亞一帶被視為現代人類演化的源頭,浸大地理系教授歐文彬與美國、加拿大學者合作,實地分析了肯亞馬加迪湖的湖芯沉積物,首次連續及詳細記錄了當地過去100萬年的氣候變遷,並建立了與當時人類祖先技術進步及行為變化之間的聯繫。

石器變輕巧 遷徙拓領域

團隊發現,從50多萬年前開始馬加迪湖經歷了數以十萬年計的長期持續乾旱化,而在乾旱化的早期,亦與肯亞發生大規模草食型哺乳類動物絕種的時期一致。

當時人類的文明,正由舊石器時代晚期設計及使用大型粗糙的石器,逐步轉變為中石器時代使較輕巧及多用途的石器工具,團隊成功結合乾旱氣候、地理及生態狀況等多重證據,確認氣候轉變致令哺乳類動物絕種,迫使古代人類學習新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歐文彬進一步分析指,氣候乾燥及變異或導致當時人類社會資源分配不平均,並促使人類作大規模遷徙,並與其他組群融合,以獲取生活必需品。

在物競天擇的原則下,惡劣的環境為當時人類帶來進化壓力,迫使他們改變生存技術,並促進新技術的發展。

他認為,現代的氣候變化同樣要求人類改變適應,提醒大家應及早意識,人類對已嚴重破壞的環境需要迅速調整,才能如祖先般克服有關威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