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香港
隨着科技發展,網絡為大眾打開了方便之門,只要一按熒幕便能進行搜尋資訊、購買物品及進行網上學習,改變了消費、休閒以至學習的習慣。除此之外,不少生活細節亦趨向電子化,不論與別人聯繫、遞交申請以至查閱賬單等均採取網上系統。然而,現時不少網頁及應用程式未有照顧到殘疾人士的需要,不少網頁及程式在色彩配搭、字體及按鈕大小、資訊傳達方式等方面都不利這些群體,令他們在日常生活上添加不少困難。 ■李啟豪老師 青松侯寶垣中學
【新聞背景】殘疾分四類 各自有困難
根據統計處2015年的資料,全港現時有五十多萬殘疾人士,雖然統計數據結果只憑受訪者個人觀感判斷,未有醫學方法核實,但統計數據反映,香港不少市民認為自己活動能力受限制,部分人在生活上更會遇到一定障礙,其中使用電子產品及進行網上活動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而言,殘疾主要分為四大類,當中包括視障、聽障、身體殘障以至認知障礙人士。以下是不同人士在使用網頁或應用程式時可能遇上的困難︰
1. 視障(可分為完全失明、部分失明、視力減弱及色盲)
由於網頁或應用程式字體或按鈕太小,在閱讀或按鍵時出現困難,加上沒有語音指引或圖片為主,令完全失明人士未能利用讀屏軟件;部分網頁可能要求參與者選擇顏色,對色盲人士造成障礙。
2. 身體殘障(失去肢體或對肢體控制能力減弱及癲癇症)
可能因按鈕太小或按鈕之間距離太近,容易錯誤點擊項目;部分輸入有時限功能,未能在時限內完成輸入;癲癇症患者可能會對閃動影像有過敏反應。
3. 聽障(完全失聰或弱聽)
網上視頻或音訊未有字幕提供,難以單從畫面理解視頻內容。
4. 認知和學習障礙(特定學習困難)
可能因網頁內容過於複雜而未能理解。
就此,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進行了無障礙網頁 / 流動應用程式運動,鼓勵企業以至個人網頁及程式使用無障礙設計,除了期望透過活動提高市民對殘疾人士需要的認知外,更期望能領導社會各界參與,改善殘疾人士的生活,建立關懷和包容的社會。
保護人權 一視同仁
1. 履行社會責任
聯合國全球盟約(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UNGC)為企業營運策略與政策所制定的10項普遍原則中,其中有關人權的原則是「企業應對國際公認之人權的保護」及「企業應確保不涉及違反人權的事件」。全球盟約除了針對勞工,亦顧及消費者的權益。
企業作為香港社會以至全球的一分子,應有責任一視同仁對待健全人士和殘疾人士,以保障殘疾人士可正常使用網頁及程式。此外,不少企業亦透過履行社會責任,為企業建立正面形象,有利業務發展。
2. 避免法律責任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自2008年8月31日起在中國正式生效,並適用於香港,因此在香港的企業須履行公約訂明的原則。其中第九條有關無障礙的描述,亦提及須確保殘疾人士在與其他人士平等的基礎上,無障礙地利用信息和通信,包括信息和通信技術和系統。香港法例第四八七章《殘疾歧視條例》亦訂明機構須確保他們的服務可供所有人(不論殘疾與否)使用,利用無障礙設計能避免企業違反法律,避免不必要的訴訟。
過往有連鎖餐廳曾因網頁欠缺無障礙文字版,視障人士無法利用讀屏軟件瀏覽而向平機會投訴,其後企業作出改善並通過評核,在網頁張貼無障礙聲明。
3. 經濟誘因
推動無障礙設計除了基於不同的責任外,更涉及經濟誘因。無障礙設計能吸引殘疾人士瀏覽,為企業開拓客戶群。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更指,網站無障礙程度越高,可更有效提升網站在搜尋結果中的表現,令網站得以接觸更多潛在客戶。
此外,政府更在編碼及教學上提供網上協助,例如提供範本供開發人員下載,以改善編碼方法,使網站維護工作更趨容易,長遠能節省時間和成本,可見良好的無障礙設計能為企業開源節流。
4. 改善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
殘疾人士與常人無異,均會利用網頁及應用程式進行各類活動。在欠缺無障礙設計的情況下,殘疾人士很多時需要依賴親友協助才能完成部分程序,不論對殘疾人士及親友均會造成困擾,除了打擊殘疾人士的自信,其個人私隱亦得不到保障。
殘疾人士可能因遇上困難及怕麻煩他人而減少瀏覽網頁,變相剝削了他們進行網上社交、消閒、購物以至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權利,令他們與社區聯繫減少。無障礙網頁及應用程式有助殘疾人士自立生活,除了提升他們的自信外,更有利他們融入社區及提供生活質素。
兼容輔助軟硬件
殘疾人士在瀏覽網頁時一般會使用不同的軟硬件協助,因此無障礙網頁及應用軟件應具備與相關軟硬件相容的系統,以便殘疾人士能透過軟硬件取得相關資訊。
殘疾類別 技術及工具 可能作出的配合工作
視障 屏幕報讀軟件及屏幕放大器 改善字體的大小、顏色對比度及提供文字稿作屏幕報讀
身體殘障 語音控制軟件及改裝鍵盤 避免有限時功能的輸入欄位、可調校頁面內容轉換速度
聽障 需要手語或文字稿 提供振動或視覺通知、單聲道播放(針對單邊聽力受損人士)、手語或字幕功能
認知障礙 需要簡單的內容和結構 簡約的網頁設計及內容描述、可調校頁面內容轉換速度
無障礙設計的確能改善殘疾人士的生活,然而殘疾人士除了要克服環境及設施等有形障礙外,更重要面對的是無形的障礙,即是忽略以至歧視。部分健全人士對傷殘人士欠缺體諒,甚至佔用了殘疾人士設施,即使留意到傷殘人士有需要使用傷殘人士廁所或升降機,亦不讓出位置。
要保障人人平等,除了軟硬件的協助外,殘疾人士更需要的是社區的體諒及支援。期望隨着無障礙設計及通用設計的普及,能引起大眾對殘疾人士需要的關注及諒解,最終達到社會共融。
【小知識】通用設計
通用設計是指設計盡可能適合每一個人使用的設計,而無障礙設計一般是指為殘疾人士需要而製作的設計。由於無障礙設計可能因設計過於特殊而引起歧視問題,或因導致殘疾人士取得優勢,造成逆向歧視。
因此,不少無障礙設計亦包含通用設計,例如港鐵的閘機,除了闊度及拍卡高度方便輪椅人士外,亦適合一般人士以至攜帶較多行李的人士。
《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WCAG)
《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是由萬維網聯盟成立的W3C 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WAI)共同制定的指引,目的是協助建立無障礙網站以方便殘疾人士使用,現行版本為2.0 版,網頁可按不同成功準則劃分為A、AA及AAA級,AAA級代表能作為無障礙網頁典範。然而,基於不同原因,例如博物館須展現不同聲音、圖片等,並非所有網頁都能取得AAA級。現時政府網站已達到AA級的標準。
想一想
1. 何謂無障礙網頁?一般網頁要變成無障礙網頁的話可以怎樣做?
2. 有評論認為所有網頁都應該設計成無障礙網頁,你認同嗎?
3. 有人認為「網頁欠缺無障礙文字版是歧視殘疾人士」,你如何評價此看法?
答題指引
1. 無障礙網頁即是網頁與幫助殘疾人士在瀏覽網頁時使用的應用軟件具備相容的系統,殘疾人士能透過軟硬件取得相關資訊的網頁。如果一般網頁要變成無障礙網頁,需要有不同的措施,例如在圖片加上語音指引、放大字體和按鈕、在影片中提供字幕等。
2. 本題需要同學判斷是否所有網頁都應該設計成無障礙網頁,這題重點在於此方法可不可行,因為涉及更改網頁設計等措施,所以需要考慮是否所有網頁都可以這樣做,如果支持的話,可以指出更改網頁設計並不是太複雜,現時已有不少網站屬於無障礙網頁。如果反對的話,可以指出更改網頁設計需要成本,不是所有網頁擁有者都有成本和時間去更改網頁設計。
3. 本題同學需要考慮如果網頁沒有無障礙版本,令殘疾人士失去瀏覽網頁的權利,是不是屬於歧視殘疾人士。
延伸閱讀
1. 《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https://www.ogcio.gov.hk/tc/our_work/community/web_mobileapp_accessibility/nurturing_expertise/recognition_scheme/index.html
2. 《「無障礙網頁」得獎激增50%》,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4/20/HK1504200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