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雙城記】君子之道

2018-12-07

何冀平

今年不知怎麼了,尤其近年尾,寫了一篇又一篇哀悼和追念的文章。兩天前竟又看到一個驚愕的哀訊,許曉暉因病去世,享年44歲。我一連看了幾遍,幾乎不能相信。

那一年,香港文化藝術界去山東文化交流,團長中有時任民政局副局長的許曉暉,我一向少接觸政界和官員,這位許局長在電視上見過,第一次見到她真人,俐落的短髮,一臉真誠的笑容,沒有官的樣子,讓人感覺親近,但我還是不會主動上前和團長們搭話,最多笑笑。

這一次的主題是《感悟齊風魯韻》,其中文化研討一項,還是我作為香港代表發言,因為是山東,研討會的議題是《孔子在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從「君子」談修養》,因為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君子最多,有一百多次。君子,是孔子提出的做人標準,君子之道是中國的人格模式,孔子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社會秩序處於非常混亂的狀態,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家各派都在尋求醫治社會的良方。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認為,要維護社會秩序,要首先恢復周王朝建立的一整套禮儀規範,先從做君子開始。

發言中我引用了一個例子:中國曾經是一個世界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一位比馬可波羅更早來到中國的傳教士,他記錄了那個時候的中國。他大意是這樣說的,禮貌、文雅、恭敬、忠厚隨處可見,車子和財產不用鎖,牲畜如果走失了大家會幫助找,糧食雖然少,但對於救濟貧民人人都十分慷慨,而那時的歐洲整天都在打鬥、流血、酗酒。

交流會之後,我就盡情去感受和享用齊魯風情了。過了一天,許曉暉主動走到我跟前,說我講得很好,她想知道我提到的那一段傳教士的記錄,是在哪裡看到的?她是認真地聽了。我感謝她的讚賞,說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她問可不可以告訴她什麼書?我說要回去找一下書名。記得那次她有公務,提早一天離開。

回到香港想起我的應諾,找出她名片上的Email,把那一段引用的準確出處告訴她。她很快親自給我回覆,表示感謝。後來再有一次,也是最後一次,2016年一個文化活動上見到她,還是滿面笑容,關心地問起我的創作。時間過去不長,怎麼就已是天人兩隔?她還那麼年輕?!驚悉哀訊的第二天,微信朋友圈裡貼出許多哀悼她的短文和照片,可見她的人緣、民心,對香港文化藝術的關注。

讀書要讀仰望的書,交友要交仰視的人。雖然和許曉暉女士交往不多,沒有和她拍的照片,不知道她有什麼政績,但可以說,她是一位讓人仰視的君子,值得尊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