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智慧圖書館 用手機借書

2018-12-14
■康文署於尖沙咀文化中心推出全港第二個自助圖書站。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康文署於尖沙咀文化中心推出全港第二個自助圖書站。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康文署申9億開發系統 無線射頻識別簡化還書流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隨茯鴔牏曋s月異,康文署計劃開發智慧圖書館系統,以應付大眾對公共圖書館日益增加的需求,並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約9億元撥款開發新系統,同時引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屆時讀者可於圖書館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完成外借手續。新技術亦方便跨館處理圖書館資料,將歸還書籍送回原屬圖書館的時間,由現時4個工作天縮短至兩個工作天。如獲批准撥款,康文署會盡快展開招標工作,目標是所有核心功能於2023年中或之前投入運作;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則將於2021年底在個別圖書館開始應用。

康文署現時使用「新世代綜合圖書館系統」和「多媒體資訊系統」兩套主要圖書館資訊科技系統,管理轄下70間固定圖書館和12間流動圖書館。

新世代綜合圖書館系統於2011年推出,為一套綜合圖書館管理系統,支援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功能。

康文署昨日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新世代綜合圖書館系統於去年處理超過5,000萬次圖書館資料的外借和續借,並協助管理450萬名登記讀者、超過1,310萬冊印刷書籍和180萬項非印刷資料。

現有兩系統2021年到期

多媒體資訊系統最先於2001年推出,其後於2013年提升為數碼圖書館系統,目前公眾可透過系統閱覽64個從外間訂閱的電子資料庫、超過28萬冊電子書和超過600萬頁數碼化資料(包括舊報章)。

然而,康文署指新世代綜合圖書館系統和多媒體資訊系統將於2021年到達使用年限,屆時市場或會不再技術支援過時的硬件或軟件,導致系統不能提升或受到限制。

若未能適時重新開發相關系統,將嚴重影響圖書館服務的運作、效率和可持續性。

康文署於2017年委託顧問進行可行性研究,全面檢視現有圖書館服務和資訊科技系統,研究結果確認有需要開發新的智慧圖書館系統,以配合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滿足香港社會不斷轉變的需要,及進一步實踐香港公共圖書館的使命,支援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社會和智慧城市。

文件指出,現行系統的缺點包括不同種類的圖書館資料和電子書服務的平台互不相連,會對讀者在了解、搜尋、閱覽和使用電子書和館藏時造成困難,不僅帶來不便,亦容易引起混淆;且缺乏有助改善服務的數據分析能力,及在支援採購、管理和註銷圖書館資料方面受到限制。

康文署建議開發新的智慧圖書館系統,以提升香港公共圖書館的設施和服務質素、成本效益和便捷程度,以推廣全城閱讀文化和配合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

新系統料可年省逾億

新系統將取代現有的兩套主要系統,並會更廣泛應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同時採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自助服務設施,整體而言效益遠勝舊系統(見表),且新系統由2025/26年度全面推行後,預計每年可節省1.441億元。

智慧圖書館系統新功能和效益

■全面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可簡化處理歸還圖書館資料的流程。

■設置多功能自助服務機,為讀者提供讀者登記、預約設施、打印資料及繳費等服務。

■提供輔助電腦硬件及軟件,方便長者和視障者閱覽香港公共圖書館豐富的館藏。

■使用簡單易用的單一整合用戶介面,透過入門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提供單一平台讓讀者閱覽各類圖書館資源。

■會根據讀者的閱讀興趣及習慣,提供切合個人的書籍推介和圖書館活動建議。

■整合多媒體資訊系統、香港記憶網站的現有資料及其他數碼資料,建立單一網上數碼資料庫,以收集、保存和發佈香港的文化及歷史文獻。

■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和商務智能分析工具,有助收集和分析關於讀者概況、閱讀習慣及興趣的數據,讓圖書館可於購置及推廣上迎合讀者不斷改變的需要及興趣。

■支援數碼付款及使用數碼個人身份(eID),便利讀者使用電子服務。

註:只列部分

資料來源:康文署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