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潔工表示,加人工當然是好事,惟「加薪」後工資仍然太低,在百物騰貴的社會下幫助不大。有工會亦對增幅感失望,盼最低工資水平應「一年一檢」,並讓勞動力能得到一個合理報酬。
任職外判街市清潔工的雲女士,目前時薪35元,較最低工資高0.5元。受惠於最低工資的加幅,今年5月她的時薪有望增至37.5元,她直言「加多一些更好,人工太低!」雲女士每日穿梭於垃圾之中,工作絕對稱不上輕鬆,但由於工作地點離家不遠,和其他工友亦十分熟絡,令她繼續「緊守崗位」。
日開支逾百元 食餐都40蚊
她說,剛踏入2019年便感受到水、電、車資「咩都加價」,現時每日基本開支動輒過百元,「在外吃飯一餐也要40多元,有些同事住得較遠,生活更不容易。」她續說,即使工薪將有輕微加幅,依然十分低,對日常生活幫助不大,「同樣的工種普通時薪可達60元至70元,差距很大。(最低工資)最理想5字頭啦!」
工聯會屬會香港環保物流及清潔從業員協會理事長林有貴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言,由於最低工資兩年才檢討一次,不少工友「等到頸都長」,卻失望而回。
「每天多20蚊可做什麼?」
他說,工會一直要求最低工資水平增至42.5元,「結果只有37.5元,我們只能無奈接受。如何追上通脹?工友每天多20多元,可以做到什麼?」
他慨嘆,不少工友一直希望自食其力,不依賴綜援過活,「莫說是養家,一個人都難養。」該會秘書長甘毅強補充,雖然清潔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工作量十分大,為社會貢獻勞動力,保持市面環境衛生,「辛勤付出的勞動力未能得到合理報酬,政府應加大力度協助這群弱勢。」
林有貴表示,協會一直提倡最低工資水平應「一年一檢」,並確立一個科學、合理和可操作性高的參考基準,定期自動調整。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珈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