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中小企盼闖「一帶一路」 慨嘆欠「盲公竹」

2019-01-18
■鄧慧思指,「一帶一路」深入民心,但予人印象是大型工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鄧慧思指,「一帶一路」深入民心,但予人印象是大型工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繆健詩)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當中的無限商機愈發受到企業關注。一項調查發現,九成受訪的香港中小企表示有興趣了解更多「一帶一路」的資訊和商機,但認為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有難度。有進入「一帶一路」的本港初創企業表示,如果有機構及平台在當地幫手帶路及拓展資源,將可加快企業發展。

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協會與「香港最受歡迎品牌」去年底以電話及電郵形式訪問了超過200個在港的中小企負責人。結果顯示,所有受訪企業均聽過「一帶一路」,大部分也都有興趣參與「一帶一路」,但表示不清楚如何獲得「一帶一路」有關資訊。

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協會主席鄧慧思分析指,「一帶一路」概念已經深入民心,但予人印象是大型工程及科技項目,對規模較小的公司而言,入場門檻顯得高。

ChargeSpot成功進駐

她建議,政府與民間組織可以提供更多相關資訊,協助中小企把握機遇。而中小企自身亦要以行業為核心,集結資源及力量,共同尋求機遇,以解決「一帶一路」項目只限於大基建的局面。

香港首間全球共享移動電源公司ChargeSpot,去年成功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先後將業務拓展至日本、泰國及馬來西亞。

ChargeSpot於2017年成立以來,在香港的移動電源租借站已突破3,000個,ChargeSpot聯合創辦人陳德群表示,各企業在港的成功模式都能複製至東南亞市場,但必須先認清當地對產品及市場的獨特需求。

他認為如果有機構及平台在當地幫手帶路及拓展資源,將可加快企業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