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袋垃圾,是今年上海兩會期間的「頭等大事」。昨日高票通過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過了800多名人大代表的兩輪審議,且在審議過程中,又先後收到了488名代表的646條意見和建議。其中,對具體條文提出的意見就達到了180條。對於地方立法,代表們關注度、參與度之高在以往大會的法案審議中,是從來沒有過的。究其原因,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所言應該頗具代表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雖是日常小事,但意義非常重大,體現了上海文明程度、國際化、精細化管理與城市基層治理等等能力,更是一場改變千百年來生活習慣,深刻的社會革命。
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城市的文明程度,離不開「一針一線」的小事。事實上,為了切實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上海近年來在「小」處多有大動作,如率先在全國推行中心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率先推出史上最嚴交通法規等等,不僅在全國起到示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上海的社會動員能力和政府的執行力。因此,這次垃圾分類最嚴立法,也被抱有高度期待。
當然,有法可依之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必須加緊跟上,正如人大代表趙愛華所言,接下來必須以《條例》為基礎,探索上海在垃圾分類方面的管理模式,不能使之成為「一場秀」、「一場運動」。從這一意義上說,上海的城市治理還一直在路上。■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